顯示包含「喉嚨痛」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喉嚨痛」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30日星期三

急性喉炎的中醫診治

急性喉炎為喉黏膜及聲帶的急性炎性病變,常與急性咽炎,急性鼻炎等同時發作,或繼發於上呼吸道炎症性病變。發病以春秋兩季為多,另外因發聲不當,或一時發聲過多及過高,亦可致病。

本病的主要症狀為聲音改變,輕則嘶啞,甚則失音,伴有咽喉疼痛,乾燥,灼熱,毛澀嗆咳,可有發熱,全身不適等。檢查見喉黏膜充血腫脹,以聲帶及杓會厭壁最為明顯,聲門閉合受影響。本病若治療不當或休息不足,病程遷延,轉為慢性喉炎。中醫把失音、嘶啞稱之為「喑」,故急性喉炎稱為「急喉喑」。

本病病因為風寒或風熱侵襲肺衛,致肺氣不宣,聲帶開合不利,即為「金實不鳴」。風熱犯肺,極易化熱,風熱循經,蘊結咽喉,煉液成痰,風熱痰三者搏結咽喉而致喉喑者,臨床最為常見。所以治療以疏風清熱化痰為原則,但根據病程不同而採取相應的方法。

初期
症狀:多以風邪外侵為主,聲嘶不揚,咽喉疼痛不明顯,喉部以水腫為主,不充血或充血不甚,伴有惡寒,微發熱,咳嗽,痰清稀
治則:疏風宣肺,化痰利咽
方藥:三拗湯加味,六味湯

風寒化熱或風熱襲肺
症狀: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喉部充血水腫,咳咯黃痰
治則:疏風清熱,化痰利咽
方藥:銀翹散。充血甚者,可加入板藍根;疼痛劇烈者,可加入馬勃,亦可用疏風清熱湯;紅腫甚者,可外用通用清腫散。


咽喉諸疾,雖多屬熱,但未見熱毒熾盛之症,用藥忌苦寒直折,常用金銀花,連翹,板藍根,桑葉,菊花,薄荷,馬勃,桔梗,淡竹葉,生地,玄參,石膏,天花粉,蘆根等甘寒之品,清熱而不傷陰。且熱能煉液成痰,痰火互為標本,故可加沙參,竹茹,天竺黃等清熱化痰之品。


2019年1月28日星期一

扁桃體周圍膿腫的中醫診治

扁桃體周圍膿腫是發生於扁桃體窩內結締組織和咽縮肌之間的一種局部化膿性炎症,絕大多數繼發於急性扁桃體炎。好發於青壯年,且男性為多,一般為單側性發作,發病多見於春秋兩季。在扁桃體周圍膿腫形成之前都有扁桃體炎及周圍急性發炎,如3-4天後症狀未見好轉,反而加重者,特別是疼痛集中而加劇,吞咽更覺困難者,可診斷為本病。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咽喉疼痛明顯偏於一側,集中而尖銳,常可放射到同側耳部,頸部轉動不利,呈假性強直,舌腭弓上段及患側軟腭明顯紅腫隆起,且可遮蓋扁桃體,扁桃體充血,常被擠向內下方,表面時有膿性分泌物覆蓋,懸雍垂紅腫,被擠向健側。紅腫局部有觸痛,膿腫形成則有波動感,張口不利,影響言語及飲食,甚至引起呼吸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壓痛,伴有發熱惡寒,頭痛,口涎較多,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症狀。

本病又稱喉癰,因其位於咽峽,也稱為喉關癰。本病大多繼發於急性扁桃體炎,或慢性扁桃體炎反覆急性發作,由於隱窩口阻塞,而致感染成膿,為「癰」之一種。肺經素有積熱,覆感風邪,風熱相搏,痰濁內生,終致風,熱,痰三者壅滯於咽喉而成癰。治療應以清熱解表,化膿消腫為主。根據其病變的不同階段,區別治療,並採用內治和外治相結合的方法,以提高治療效果。

初期
症狀:局部紅腫疼痛,吞咽時咽痛加劇,伴惡寒發熱,頭痛,周身不適
治則:疏風解表
方藥:荊防敗毒散加減。如熱象明顯者,可用疏風清熱湯。初期表証階段一般很短,最多1-2天,故應隨著熱勢的進退變化而改方,若局部紅腫,邊緣不清,應加重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物,如用甘桔及黃連解毒湯。外用通用消腫散吹撒患處。

成膿期
症狀:見壯熱不退,口渴煩躁,局部腫脹,邊界漸起明顯,逐漸高腫,疼痛增劇,觸之較軟,同側耳竅亦可疼痛,言語不清,帶有鼻音,因咽喉腫塞,而致湯水難下,飲水常致嗆咳,甚至呼吸不利,喉頭痰涎黏稠量多,大便乾結
治則:清熱解毒,消癰透膿
方藥:仙方活命飲。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玄明粉,亦可用清咽利膈湯。膿成者,可切開排膿,在癰腫最突出處刺破,必使膿液暢流。若正氣虛弱,邪毒內陷,膿成難潰者,可用托里消毒散,重用生黃芪。

潰後期
症狀:膿腫潰破,局部紅腫疼痛大減,熱勢六減
治則:清熱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加味。外用藥可用冰硼散或通用消腫散。

恢復期
症狀:常伴有體弱多汗,乏力,口乾,為氣陰受損
治則:益氣養陰,清解余毒
方藥:黨參,黃芪,天花粉,金銀花,石斛,山藥,甘草。外用養陰生肌散吹喉。


2019年1月26日星期六

急性扁桃體炎的中醫診治

急性扁桃體炎是指腭扁桃體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症。多發於春秋兩季。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發作的單側或雙側腭扁桃體紅腫疼痛,並伴有發熱,頭痛,口渴,咽喉疼痛,吞咽不利,便秘等全身症狀。若治療不當,可轉變為慢性扁桃體炎或并發扁桃體周圍膿腫。

由於本病多因感受風熱邪毒而致,故中醫稱本病為風熱乳蛾。導致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因不同,其表現也各有所異。根據其不同表現及發展階段,可把急性扁桃體炎分為3型:風熱型,熱毒型,爛蛾風。

風熱乳蛾的病因主要為外感時邪,直犯肺胃,搏結於咽喉;熱毒乳蛾為風邪外襲,引動胃經積熱,上熏咽喉;爛蛾風則為陽明伏火熾盛,熱毒熏蒸,上逼咽喉所致。


風熱乳蛾
症狀:多見於病之初期,相當於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其表現為發熱惡風,頭痛,關節疼痛,咽部乾澀,有疼痛及異物感,痰涎增多,食欲不振。檢查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 
治則:疏風清熱利咽 
方藥:疏風清熱湯。充血甚者,加板藍根;疼痛甚者,加薄荷,馬勃;扁桃體紅腫較甚者,加僵蠶,亦可選用銀翹散及桑菊飲。如因風寒襲肺,搏結咽喉而致痛者,見扁桃體腫大,充血不甚,伴見風寒表証,治宜辛溫解表。代表方為喉科六味湯。但風寒很快化熱,故此法不宜久用,一旦風寒化熱,即應改方。風熱乳蛾的外治法,可選用通用消腫散吹敷局部,一日3次。

熱毒乳蛾
症狀:本病為急性隱窩型扁桃體炎。全身症狀較風熱乳蛾嚴重,發熱高,惡寒少,頭痛咽痛較甚,吞咽不利,言語不清,口乾思飲伴有黏痰,扁桃體腫脹突出,充血紅艷,表面可有黃白色分泌物附著,分泌物可溶合成片,形成假膜,易於拭去,可出現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及牽引耳痛
治則: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方藥:加減黃連清咽飲。痰熱甚者,加浙貝母,黛蛤散;亦可加玄參,天花粉,蘆根,清熱化痰,生津止渴;大便秘結者,可加生大黃,玄明粉,或用清咽利膈湯。

爛蛾風
症狀:本病為急性間質性扁桃體炎,見壯熱不退,呈急性病容,口舌乾燥,心煩不寧,咽喉劇烈疼痛,吞咽困難,甚則呼吸不暢,大便秘結,小便灼熱短赤,扁桃體紅腫,甚則周圍組織也充血腫脹。扁桃體表面假膜污垢較厚,口臭難聞,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治則:清腑泄熱,解毒消腫
方藥:清咽利膈湯。如局部紅腫較甚者,可用仙方活命飲。外用藥可用吹喉袪腐散


急性扁桃體炎後期,大多出現邪去陰傷症狀,口乾少津,宜養陰清熱,可用生地,生石膏,貝母,玄參,天花粉,玉竹,射干,馬勃,桔梗,甘草。外吹珠黃散。


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

慢性咽炎的中醫診治(二)

本病的治療,除了肺腎,亦重在脾土,常用補脾培土生金法。因咽喉屬清竅,其位在上,故可參用升麻,葛根,柴胡等升清利咽,但諸藥有升壓作用,故有高血壓者應少用或慎用。

咽癢有虛實之分,如咽癢急性發作伴有外感,多為風熱所致,治以清疏,用藥如荊芥,薄荷;久病咽癢嗆咳,伴有咽乾思飲,多為陰虛火旺,虛火上炎,治以滋陰降火,藥如知母,黃柏;介乎兩者之間,往往見於風熱所致的咽喉病,失之於表,濫用甘甜斂藥,致邪不得泄,束困肺經,治療仍宜清宣。

脾虛有脾陽虛與脾陰虛之分:
脾陽虛者,見咽痛咽乾,不思飲或喜溫飲,痰多而稀,咽後壁不充血,黏膜濕潤,淋巴濾泡呈團塊樣增生;
脾陰虛者,見咽痛咽乾,思冷飲,有燒灼,咽癢及咽部異物感,痰少而稠,咽部充血,黏膜乾燥或萎縮,淋巴濾泡呈散在性顆粒狀增生,小血管擴張暴露。

慢性咽炎的治療,分為以下幾型:

1. 肺怯金虛
症狀:大多見於急性咽炎反覆發作,或嗜煙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者。見咽乾微痛,乾咳多痰,伴有神疲乏力,勞累尤甚,咽部充血紅艷,後壁淋巴濾泡顆粒樣增生,咽側束亦可增生隆起
治則:益肺培金
方藥: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湯。如咽痛較甚,局部充血明顯者,可加金銀花,連翹,淡竹葉,薄荷;大便乾結者,加全瓜蔞,當歸;痰多者,加天竺黃,貝母;口渴多飲者,加蘆根。

2. 腎虛火旺 
症狀:咽喉乾燥嚴重,頻頻求飲以求緩解,有燒灼及刺痛感,常伴有陣發性咽癢,因癢而致咳,但咳之不清,痰少難咯,大便乾結,並伴有眩暈,煩躁,夜眠不佳,咽黏膜晦暗性充血,小血管暴露,後壁淋巴濾泡散在性增生,部分黏膜萎縮,呈紅白相間
治則:潛陽育陰,生津養液
方藥:知柏地黃湯,左歸丸,大補陰丸。咽乾較甚或咽部黏膜萎縮者,可加烏梅,玉竹,石斛,天花粉,以助生津;黏膜萎縮較甚者,加龜甲,鱉甲;大便乾結,加全瓜蔞,柏子仁,當歸;少寐多夢者,加酸棗仁,柏子仁。

3. 脾虛土弱
症狀:咽頭不舒,乾燥而不多飲,病程較長,身疲乏力,納食不香,大便溏薄或不成形,胸悶不適,咽部黏膜充血不明顯,但有腫脹感,後壁淋巴濾泡團塊樣增生
治則:補脾培土
方藥:參苓白朮散。可加以升提清氣之品,如升麻,柴胡,葛根。如伴有咽乾思冷飲,咽部黏膜充血乾燥,小血管擴張者,則偏於脾陰不足治療除健脾利咽外,還要加入養陰之品,如益胃湯,增液湯,沙參麥冬湯等。如入冬即甚,畏寒肢冷,痰涎清稀,咽黏膜淡紅者,為脾陽不足,治宜溫補脾陽,方用補中益氣湯,益氣聰明湯等。


2019年1月22日星期二

慢性咽炎的中醫診治(一)

慢性咽炎為咽喉病中最常見的多發病,主要為咽黏膜慢性炎症,並多伴有咽淋巴組織的炎症。本病多見於成人,常為急性咽炎轉成慢性所致。煙酒及刺激性食物,常在刺激性氣體或多塵環境中生活及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均可誘發本病。

本病的主要表現為咽喉乾燥疼痛,或有燒灼感,夜間或說話過多後更嚴重,有時咽癢致咳,難以控制,飲水後可緩解,咽部有異物感或有痰黏附著感而頻頻清喉嚨。檢查見咽後壁呈慢性充血,色淡紅或暗紅,黏膜乾燥少津,微絲血管暴露擴張,淋巴濾泡顆粒樣突起或互相融合呈團塊樣。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病因為肺腎陰虛,虛火上炎。因勞傷損氣,肺怯金虧,咽喉失於滋養,或腎虛火旺,燥津灼液,無以上濡咽喉所致。另外,脾虛難化精微,津液難以上承咽喉,亦是本病的重要病機之一,這與現代環境變化,精神壓力,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甚至臨床上大部分屬脾土虛弱証。因咽需液養,喉賴津濡,而脾主運化,為精微生化之根本。若脾氣虛弱,運化失常,精微生化無源,則無以上承咽喉,咽喉乾枯失潤為病。

除了咽乾咽痛,灼熱咽癢,咯痰不爽,異物感等症狀外,臨床上都有以下常見的幾個症狀:

1. 胸悶 患者可清楚地主訴,在胸前有悶塞感,嘆息後可暫時緩解。宗氣來源於脾,積於胸中,脾虛則氣滯於胸中。

2. 雙側頸部有牽掣感
尤以晨起最為明顯,嚴重者甚至誤以為是落枕。津血同源,津枯者血亦虛,血虛難以榮經,筋脈失養而致拘急不舒,不榮則痛。

3. 咽部反射感
晨起漱口刷牙,即引起噁心嘔吐,檢查咽部時,壓舌板尚未觸及舌體,即可泛噁。脾氣一損,胃氣上逆所致。

4. 偶有耳鳴,聽力障礙,也有耳中憋氣作悶者
李東垣有謂:「胃(脾之里)氣一虛,耳,目,口俱為之病。」


2019年1月20日星期日

急性咽炎的中醫診治

急性咽炎為最常見的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亦可侵及淋巴組織。本病可為原發性,亦常繼發於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腺炎之後,發病以冬春兩季為多。

本病起病較急,一般成人以局部症狀為主,小兒則有發熱等較明顯的全身症狀,臨床上可見咽部乾燥,毛澀,或有脹感,灼熱感,繼之咽部疼痛,甚至可放射到耳部,頸部。

檢查可見咽部充血水腫,咽後壁淋巴濾泡隆起,有時咽側索也可紅腫增生,色澤艷紅,側壁咽腭弓黏膜腫脹充血較甚,突出如皺壁,軟腭及扁桃體亦紅腫,有時懸雍垂亦充血水腫下垂,軟腭鬆弛無力,嚴重者可見咽後壁及扁桃體的表面有黃白色點狀分泌物,頸部可有淋巴結腫大。

全身症狀,初起惡寒,頭痛,口渴,食欲減退,甚至噁心嘔吐,便秘尿赤,伴以高熱。如無并發症,一般3-4天可治愈。如果咽炎繼續發展波及喉部,可引發急性喉炎。

本病為風邪外襲,侵入肺胃,循經犯及咽喉,致風熱蘊結,煉液為痰,終使風、熱、痰三者結而致病。

証型分類:

風邪在表
  • 風寒在表 
症狀:咽喉疼痛,伴有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在額部,鼻塞,咳嗽無汗,口乾喜溫飲,咽部充血不甚
治則:疏風散寒,解表利咽
方藥:喉科六味湯(荊芥,防風,薄荷,僵蠶,桔梗,甘草),荊防敗毒散
  • 風熱襲表 
症狀:咽喉疼痛,伴有發熱較甚,嗆咳痰黃,口乾飲冷,大便乾結,咽部黏膜充血嚴重,或見黃白色點狀分泌物,口乾或有異味
治則:疏風清熱,消腫利咽
方藥:銀翹散加減


肺胃熱盛
症狀:咽喉疼痛劇烈,吞咽不利,發熱頭痛,口乾狂飲冷水,大便數日不解,小便短赤,咽部黏膜充血嚴重,甚至可出現假膜,口臭明顯
治則:清熱利咽
方藥:清咽利膈湯(牛蒡子,金銀花,連翹,桔梗,淡竹葉,薄荷,玄參,梔子,黃連,大黃,馬勃等)


不論風寒,風熱,肺胃熱盛,急性咽炎均可見咽黏膜充血,水腫等痰証表現,都應加入一些袪痰藥,如杏仁,貝母,瓜蔞皮,天竺黃等,這才可達到治療急性咽炎的最佳效果。

2017年3月31日星期五

聲音沙啞、失聲、發聲漏氣走音,怎麼辦?

相信很多人試過喉嚨痛、聲音沙啞、咽癢失聲、痰多走音等症狀,其發病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以上症狀常見的病因有很多,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URTI),如傷風、感冒等
  • 過敏性鼻炎(鼻敏感),表現為鼻塞、鼻水量多清稀並倒流於咽喉、常用口腔呼吸以致口乾情況加重
  • 長期用聲習慣不當,或因職業所需令聲帶負荷加重,如售貨員、歌手、教師、保險從業員等
  • 煙酒過多,或長期服用藥物如抗生素、類固醇、荷爾蒙補充劑
  • 其他肺系疾病,如哮喘、肺炎等

此外,臨床上患者常自訴出現以下症狀:
  • 發聲乏力且容易疲勞,尤其是發高音的時候
  • 發聲不持久,咽喉乾燥疼痛,伴異物感或痰黏感
  • 頸肩肌肉緊張疼痛,可見局部肌肉收縮脹大
  • 頸前喉部感到痠痛勞累,用聲後尤甚
  • 不同程度影響了睡眠、情緒、食欲、精神狀態等各方面

要正視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首先要找出引致聲線問題的根本所在,尤其當患者的聲沙問題持續超過兩星期,建議往耳鼻喉專科作詳細檢查及診斷,以排除一些惡性病變,如喉癌。由於喉癌病發初期可表現為聲音沙啞,因此不可忽視,以免誤診誤治。


一般而言,透過喉部內窺鏡檢查可觀察聲帶局部病變及其功能運作,包括:
  • 聲帶結節(俗稱聲帶生繭、生枕)、聲帶瘜肉、聲帶肥厚
聲帶小結 (Nodules)

  • 聲帶及喉部充血炎症水腫,如聲帶水腫、急慢性喉炎
聲帶水腫

  • 聲帶功能性發聲障礙、聲帶閉合不全、假聲帶發聲
  • 較嚴重且難根治的溝狀聲帶、聲帶癱瘓
溝狀聲帶


有關中醫治療聲線問題,一般包括針灸及中藥兩方面。首先,臨床上聲帶出現問題而不需要進行手術者,多建議接受針灸並配合中藥治療。

然而針灸治療聲線疾病主要針對聲帶局部病變,而中藥治療則以調理臟腑氣血及陰陽虛實為主。可見,中醫治療慢性聲線問題有其獨特性及優點。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反流性咽喉炎 (Reflux laryngopharyngitis)

反流性咽喉炎又稱咽喉反流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屬喉(聲帶)接觸性潰瘍 (Contact Ulcers) 的範圍內。本病是由於胃酸及胃內容物反流進入咽喉部刺激及損傷附近黏膜的慢性炎症。因此,本病常與胃食道反流病 (GERD)同時發生,但兩者於臨床診斷時需辨別為兩種不同的疾病。

從喉部聲帶檢查所見,本病表現為聲帶附近的勺狀軟骨 (Arytenoid Cartilages) 發生突發性對稱性淺表性潰瘍,病變範圍多見於聲帶後1/3部分,而且因反流物偏酸性,可見聲帶發炎紅腫充血。

至於主觀感覺症狀方面,患者常常因咽喉疼痛不適或伴異物感而頻頻清喉嚨 (Throat Clearing),尤其於晨起及餐後,且常伴聲音嘶啞、發聲困難、痰黏感、咳嗽喉痛並放射至頭耳部等症狀。

從中醫角度,反流性咽喉炎屬中醫喉科的「聲帶潰瘍」範圍,其表現主要為「肺經蘊熱,上蒸灼喉」及「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此外,本病亦可同時參考中醫內科「吐酸」的內容,治療時主要分別寒証與熱証,並以治肝為主。中醫治療可選擇性針對患者的主証與兼証,適當以針灸配合中藥施治,從不同方面作整體性治療,才能有效地減輕病情。

注意事項:
  • 避免進食酸辣食物、咖啡奶茶、酒精等以減少腸胃道刺激癥
  • 有氣飲料如汽水啤酒可增加噯氣,引起胃酸及胃內容物反流
  • 避免穿著過緊衣服,以免增加腹壓
  • 避免於睡前3小時內進食,少吃難消化食物及過飽,應少食多餐
  • 睡覺時可墊高腰背部,以減少反流情況
  • 定期作咽喉部檢查,以防病變

備註:

反流性咽喉炎 (LPR) vs 胃食道反流病 (GERD):
  • 反流性咽喉炎多於日間站立或坐位時發作,且與上食道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
  • 胃食道反流病多於晚間平卧時發作,以反酸水、胸痛或有火燒感、吞嚥障礙等不適症狀為主,主要與下食道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

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

慢性喉炎 (Chronic Laryngitis)

慢性喉炎與急性喉炎如何辨別呢?

其實,慢性喉炎為急性喉炎反覆發作遷延不愈,且未經適當治療,繼而導致持續或慢性發炎,聲帶亦因此而變厚,不能回復原貌。此外,長期誤用或過度用聲、經常遭受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或平時煙酒過度等皆可引致慢性喉炎。

其症狀表現為喉部乾燥、說話時感喉痛、喉部分泌物增多並有痰黏感、長時間聲音不揚、聲音低沉粗糙、甚至嘶啞失音等。患者晨起症狀較重,多說話後症狀加重,呈間歇性,日久演可變為持續性。

一般來說,慢性喉炎可分為慢性單純性喉炎、肥厚性喉炎、結節性喉炎等三方面:

慢性單純性喉炎
  • 聲帶輕度充血增厚,黏膜表面有黏稠分泌物附著


肥厚性喉炎(聲帶肥厚)
  • 喉部黏膜呈暗紅色,聲帶增厚,發聲時雙側聲帶閉合不全
聲帶肥厚是慢性喉炎反覆發作遷延不癒而成,聲帶局部組織增生變厚,故屬慢性喉炎範圍之內,亦稱肥厚性喉炎。

本病由於聲帶增厚,改變了聲帶的正常弧度,影響了聲帶振動的頻率及閉合時有間隙,故主要症狀為聲音不揚,發音乏力,且聲線低沉粗糙,伴喉部粘膜呈暗紅色。

本病屬中醫喉科「慢喉喑」的範圍,治療多以四診合參、辨証論治為主,可以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改善病情。一般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及接受言語治療,並避免慢性喉炎復發加重本病症狀。

結節性喉炎(聲帶小結)
  • 聲帶上出現呈對稱性增生組織,且結節狀突起、白色及質硬


臨床診斷時,患者除了聲音質素有所改變及喉部不適外,喉部內窺鏡檢查時亦見喉肌膜充血腫脹肥厚、聲帶閉合不全留有間隙、雙側聲帶開合不對稱或高低不平等。可見,患者自訴的主觀症狀及現代醫學檢查的客觀數據結果對疾病診斷同樣重要。
 
從中醫角度,慢性喉炎屬「慢喉喑」的範圍,証型包括:肺腎陰虛、肺脾氣虛、痰濁結聚、氣滯血瘀等。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滋養肺腎、養陰生津、補脾益氣、化痰散結、理氣開音等治法。此外,一般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及接受言語治療,並配合改善飲食生活習慣。


參考視頻:

http://youtu.be/BOv3HTBJdM0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急性喉炎 (Acute Laryngitis)

您試過大叫之後聲音嘶啞甚至失聲嗎?

其實大聲喊叫、長時間過度用聲、過度用力咳嗽(常見於咽喉痕癢或痰黏難咯患者),均可引起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發生於喉部粘膜的一種急性炎症,常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等,為整個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此外亦可為單獨發生 (原發性)。

急性喉炎發病原因很多,包括:煙酒過多、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職業工作性質關係等。其症狀包括:輕則聲音沙啞或粗糙低沉,重則完全失音,喉部乾痛不適,咽喉異物感,甚至吞嚥疼痛,可伴惡寒發熱等全身不適的症狀。有部分患者出現咳嗽痰多,分泌物黏附於聲帶表面而加重聲嘶。

從中醫角度,急性喉炎稱為「急喉喑」,証型包括風寒、風熱、寒邪包火(素有內熱,復感風寒)、痰熱,可見「風邪」貫穿很多証型。

臨床診斷時,中醫喉科十分著重辨別聲音異常,例如聲音不夠清脆響亮、聲音沙啞粗糙、聲啞失音等,這些症狀多與咽喉間的分泌物、局部炎症有關。另一方面,聲帶的黏膜腫脹度、色澤改變及患者自覺的咽喉痛或發聲疼痛症狀亦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袪風、散寒、清熱、宣肺、利咽、化痰、解毒、開音等治法。此外,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及日常起居飲食。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聲帶外展開啟時

http://www.cmsda.org/Pages/急性喉炎.aspx
聲帶內收閉合時


2014年3月4日星期二

日常生活與聲線問題 (一)

很多人喉痛甚至失聲時,就會想起一些常見中草藥,如鹹竹蜂、板藍根、桔梗、甘草等,或是喉糖、中成藥複方喉片、蛇膽川貝液、川貝枇杷膏等等,總之出盡五花八門的方法為求消退喉痛失聲等症狀。

不過,不論喉糖或枇杷膏的糖份含量都偏高(80至90%以上為蔗糖),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人士更不宜服用。而且,這些方法只能暫時舒緩症狀,並非真正治療疾病。

若果您曾試過以上方法都知道效果並不是預期理想,最正確的方法當然是盡早求醫解決喉痛失聲問題,治療原發性疾病,注意休息及學習正確用聲方法。


此外,日常生活有很多方面都會影響聲線質素,包括: 

職業
很多職業的工作性質都需要經常用聲,如教師、歌手、售貨員等。另外,家庭主婦亦是高危一族,因管教子女既要長期用聲又要提高聲量,這對聲帶損害很大;空曠及嘈雜的工作環境亦會加重聲帶負荷,所以一些戶外工作者如地盤工人及工廠工人亦容易患上聲線問題;高溫環境或經常吸入刺激性化學品會令咽喉乾涸不適,影響聲帶運作,多見於廚師、清潔工人等。


休息睡眠 
中醫注重養生之道,睡眠質素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它可直接影響人體生理及心理功能。若睡眠質素低下(睡眠時間不足或深度不夠、夢多易醒),則日間精神狀態變差、煩躁易怒,體質偏於氣血兩虛或陰虛內熱,這會降低聲帶運作功能或因水分不足而加重聲帶勞損。

下回再談更多有關內容!

​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中藥、生活與聲線

2014年2月5日星期三

開聲妙方? (一)

喉嚨痛、聲沙失聲等問題都是很多都市人常見的症狀,若果您遇上這些問題,您會選擇什麼方法解決呢?
 
坊間流傳很多「開聲妙方」,如蜂蜜、羅漢果、鹹柑桔、鹹竹蜂、川貝燉雪梨等。事實上,單靠服食這些「開聲妙方」真的能夠解決聲線及喉部疾病嗎?您有否想過「開聲妙方」某程度上不但沒有相應的功效,而且還會帶來副作用嗎?

有見及此,筆者將會介紹一些常被認為對喉部及聲線有療效的中藥及食物,並分享一些臨床上治療聲線疾病的經驗,讓大眾對這方面有多些了解,從而作出合適的治療選擇。

筆者遇過不少聲帶有問題的病人自行服用羅漢果、胖大海等以求開聲,卻往往弄巧反拙。曾有病人因工作關係經常用聲,每天以羅漢果及胖大海代水飲用,以求改善聲沙情況,結果飲用後出現頭暈頭痛,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前往求診時才知道自身體質虛寒,加上正值生理周期,根本不適合服用這些中藥的。
 
從中醫藥角度,羅漢果味甘性,入肺、脾、大腸經,有清熱潤肺,止咳利咽,潤腸通便作用。然而,羅漢果含有葡萄糖及果糖,若人體攝取過多糖份會刺激喉部黏膜,增加局部分泌並影響聲線質素。

胖大海味甘性,有小毒,入肺、大腸經,有清熱解毒,潤肺利咽,潤腸通便作用。但臨床應用時需注意的是,長期過量服用胖大海可引致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面目浮腫,嚴重的更會引致呼吸困難危及生命。

下回再談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