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冬日美食 危機解密

冬日美食 危機解密 (太陽報 28/11/2012)

天氣轉涼,除了換新裝外,秋冬熱騰騰美食排住隊出場。打邊爐、羊腩煲、煲仔飯外,還有當時得令的大閘蟹,相信大家統統都不會放過,但是放肆地吃總會有後果,皆因禦寒美食背後藏有不少健康陷阱,高油、高脂、高鈉、高膽固醇,除了帶來肥胖問題外,還隨時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

營養師:三大健康陷阱

煲仔飯、羊腩煲、打邊爐這些美食,是冬日用來進補驅寒的「大熱門」,不過熱乎乎的美食容易愈吃愈多,令你不知不覺間掉進了健康陷阱。因此,今次找來營養學課程培訓總監吳文琦為大家逐一分析,了解這些美食有何健康風險,以及如何食得健康。

大熱門之一:煲仔飯

臘味、土魷蒸肉餅、北菇滑雞這些都是一般煲仔飯常見的款式。不過,臘味屬於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脂肪含量遠較一般瘦肉高出數倍,而雞肉很多時也不會去皮,脂肪含量同樣高,如果還配上熱量高的糯米飯一起食用的話,長此下去會大大提升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因此,想吃得較健康些,可選擇去皮蒸雞配白飯,而豉油分開放會更好。

大熱門之二:羊腩煲
羊腩同樣是高脂肪的食物,一般進食時會連皮吃,更會加入腩汁撈飯,聽起來美味,但其中的油分相當高,而整體來說營養價值卻一般,不宜多吃。臘味飯和羊腩煲都屬不健康的食品,如果真的忍不住口的話,應以小食多滋味的心態去享用。

大熱門之三:打邊爐

打邊爐的食物有很多選擇,營養含量的變化自然很大。首先是湯底,麻辣、沙爹湯底本身的油分就很重,亦高鹽、高脂,所以改用清雞湯、番茄、芫荽、豆腐等湯料較佳,能減低油鹽和脂肪的吸收。第二是食材,肥牛、各類內臟當然是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改吃海鮮、河鮮類的肉食會較佳,如蝦、魚片、帶子,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第三是醬料,XO醬、沙爹醬、花生醬這一類,油分和鈉含量都很高,較理想的是豉油再加少量蒜蓉、薑葱或乾辣椒。最後就是食用次序,很多人都搶先放入肥牛這類快熟食物,不過因為蔬菜一般都很吸油,如果先放肉類,蔬菜就容易吸收大量油分,進食反倒不健康。因此最好是先吃菜,後吃肉。

驅寒有妙法

秋冬熱乎乎的食物大都高脂高膽固醇,沒有節制地吃,容易在體內積聚,使血管出現閉塞,而高鈉亦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不過寒意來襲時,的確很難忍口,吳文琦表示:「萬一真的放肆吃多了,最好第二日就吃得清淡一些,以麥片做早餐,喝多幾杯水,吃些西芹、香蕉,幫助身體排走鈉質和油分。」此外,如果冬日想健康驅寒還有甚麼其他方法呢?吳文琦指出想驅寒也不一定吃高熱量的食物,可以嘗試加多一些黑胡椒、辣椒乾去煲湯,或煲薑茶也可以。它們熱量低,但仍能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有助驅寒。不過飲用薑茶時亦要小心糖分吸收,最好改用代糖煲煮。

當時得令:大閘蟹


中國人向來講求「不時不食」,現時相信很多人都愛食的必定是大閘蟹。吳文琦指:「大閘蟹本身的脂肪含量較低,不過要留意蟹黃含很高膽固醇,一隻4至5両的大閘蟹一般有180至220毫克膽固醇,一個成人正常每天吸收不應多過300毫克膽固醇,換句話說每天最好只吃一隻。」此外,石醫師亦說:「大閘蟹雖然在秋冬時間最當造,不過其性質寒涼,濕阻脾胃,其實並不太適合冬天食用。對於脾胃虛寒體質、消化力弱人士,特別是懷孕期間的婦女更加不宜多吃。」

冬日進補分陰陽

西方向來少有入冬進補這套說法,但在中國就由來已久,如中醫理論中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腎主封藏,臟腑之精藏於腎。」之說,指出冬天適宜吸收營養封藏於腎,有助身體補養。對於打邊爐、臘味飯及羊腩煲這類冬日食品,註冊中醫師石敏棋表示:「這些食品性質溫熱,屬於肥甘厚味一類,多吃的話可能出現口乾舌燥、口苦、咽痛、便秘、失眠夢多等情況,如果體質溫熱的人,多吃更易使虛火上炎,脾胃濕熱,不宜多吃。」石醫師還指出,中醫理論中有「冬季屬水,五臟配五行,腎屬水」之說,冬季宜多進補腎臟。不過要留意補腎有分「腎陰」和「腎陽」兩種,腎陰濡養各臟腑之陰,而腎陽溫煦各臟腑之陽,兩種都要同時進補才行。

慎用寒涼中藥

一般人要從普通飲食中補腎陰和腎陽,的確有難度,所以石醫師建議不妨食用一些中藥作輔助。寒冬季節,人體陽氣內斂較弱,用藥時慎用寒涼中藥,以防傷陽氣。最好就適當食用巴戟、肉蓯蓉、菟絲子等性溫而不燥的補腎助陽中藥。而補腎陰方面,就可服用黃精、熟地、女貞子等滋養腎陰的中藥。此外,冬日進補如果怕膽固醇吸收過量,石醫師指出有不少中藥有助降低膽固醇,如丹參和絞股藍,可行氣活血祛瘀,不過最好就加入有滋養作用的石斛一併服用。


針對不同體質,石醫師特別建議了三款冬日進補食療和湯水,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黨參白朮湯

體質:脾胃虛寒
材料:黨參15克、白朮12克、淮山15克、乾薑9克、炙甘草6克、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淨放入煲內,用慢火煲1至2小時即可。

石斛玉竹湯
體質:腎陰虛
材料:石斛12克、玉竹6克、熟地30克、淮山15克、百合20克、瘦肉200克、杞子12克、蜜棗8粒、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淨放入煲內,用慢火煲1至2小時即可。

田七巴戟湯
體質:腎陽虛
材料:田七10克、巴戟15克、杜仲15克、黨參30克、茯苓15克、蜜棗2粒、水6碗
做法:將材料洗淨用6碗水慢火煎成2碗水飲用。


參考連結:

2012年11月12日星期一

膽固醇過高可失智 中醫稱有救

膽固醇過高可失智 中醫稱有救 (新報 12/11/2012)


據《新報》報道,膽固醇過高不但會增加患上中風或心血疾管病風險,更有可能引致血管型失智症,可令病人失去自我照顧能力,而年紀越大,患上此症的風險亦越高。由於暫時未能藥物治療,隻可靠少吃膽固醇高的食物作預防,但有中醫師指出,很多中藥都有降膽固醇的療效,當中以絞股藍、丹參最有效。

失智症是認知障礙和老人癡呆症的類似疾病,當中大部份患者都患有老人癡呆,兩成是血管型失智症,由於吸取過多膽固醇而引致。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盧文偉表示,當血漿中的膽固醇過高,便會導致腦血管栓塞,使腦細胞死亡,影響身體正常機能,如出現步履不穩、平衡力下降、尿頻和記憶力減退,嚴重者更會失去自我照料能力。

年紀越大 患病機會越高

盧醫生指,年紀越大患上血管型失智症的機會越高,但病人情況並會以「樓梯式」的情況變壞,所以即使有初期病徵,也不易察覺。而且,血管型失智症亦會影響患者的情感功能,令病人性格突變,以及對身邊事情的人和事都感到冷漠,變得漠不關心。

不過,醫學界暫時未有藥物治療針對血管型失智性,所以預防是最有效方法,減少吃高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他又指,不要以為膽固醇過高的人才會患上此症,即使膽固醇水平中等的人,於40年後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五成。

速食文化致問題年輕化

要預防膽固醇過高,注冊營養師範梓揚表示,身體主要透過食物及脂肪在肝髒合成攝取膽固醇,所以進食對膽固醇值存在密切關係。近年年青人外出用膳及速食文化普遍,使港人高膽固醇問題有年輕化趨勢。他提醒市民,每日膽固醇攝取量不應多於300毫克,並建議在家煮食應選低膽固醇食材。

在中醫的角度,注冊中醫師石敏棋表示,高膽固醇主因主要分兩大類:其一為飲食肥甘厚味,另一原因為中年以後腎氣漸衰,致脾胃功能失調。她指出,很多中藥都有降膽固醇的療效,當中以絞股藍、丹參兩種最為有效,可行氣活血袪瘀,但除袪瘀除濁,也應該平衡體內陰陽氣血。因此,中醫建議應同時服用有滋養作用的藥材,如石斛,做到攻補兼施,標本同治之效。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