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星期六

腹針穴位圖解

筆者之前都分享過一些腹針的病例,既然所選取的穴位位置集中於腹部,有見及此,筆者嘗試製作一幅腹針穴位圖,以簡單的點線分布以供大家參考穴位的所在位置吧!



* 神闕:臍部正中點
  • 任脈穴位: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闕、陰交、氣海、石門、關元
  • 腎經穴位:陰都、石關、商曲、氣穴
  • 胃經穴位:滑肉門、天樞、外陵、水道
  • 脾經穴位:大橫
  • 腹針特定穴位:氣旁、上風濕點、上風濕上點、上風濕外點、下風濕點、下風濕下點

可見,腹針所取的穴位分布範圍及涉及經脈十分簡單,且臨床操作針刺穴位時力求精簡針對性,才可收到理想的療效。



2016年6月14日星期二

腹針病例分享:泄瀉

XXX,女,39歲,文員

就診日期:2016年1月26日

主訴:腹瀉2天,一日2次,伴腹痛

現在症:大便不爽,腹部脹悶不適,伴矢氣頻,納眠可。伴頸肩腰骶酸痛,唇色無華

檢查:頸肩肌肉緊張

舌脈:舌淡紅,胖大齒印,苔薄白;脈濡

診斷:泄瀉;痹証,脾虛濕困 

治法:健脾化濕


腹針組方:
中脘D,下脘D,氣海D,關元D (引氣歸元);
建里S,水分M,商曲(雙) S,滑肉門(雙) M,上風濕點(雙) M;
外陵(雙) M,下風濕點(雙) M,氣穴(雙) M,水道(雙) M,天樞(雙) M,大橫(雙) M;TDP加熱
* S: 淺刺; M: 中刺; D: 深刺


操作及療效:
進針3-5分鐘後,同時輕輕捻轉腹針,留針20分鐘,患者自訴頸肩緊張疼痛感逐漸減輕,腹脹疼痛不適有所舒緩。翌日腹瀉次數減少,配合中藥治療後情況明顯改善。繼續堅持治療以鞏固療效。


筆者體會:
臨床上針灸治療泄瀉,常用腹部穴位為天樞穴、關元穴、氣海穴、中脘穴、下脘穴等,這些其實跟腹針取穴十分接近,筆者則認為既然泄瀉是腹部疾病,何不以腹針來治療取得療效呢?結果腹針對此泄瀉患者的效果非常理想,且腹針的感覺更令她容易接受。

可見,即使腹針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痛症如頸肩痛、腰腿痛等,也對腹部疾病有一定療效,可應用於泄瀉、便秘、腹痛、胃痛、消化不良、婦科生殖系、泌尿系等各種疾病。


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

膝部脂肪墊勞損

膝部脂肪墊位於髕骨(俗稱「菠蘿蓋」)下面,髕韌帶後面與關節囊之間,呈鈍三角形,其內夾有脂肪組織,填充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膝部脂肪墊勞損為一種膝部退化性關節炎,臨床上頗為常見,其病因主要分為兩方面:
  • 由於外傷引起水腫、關節液滲出,形成髕韌帶與脂肪墊的纖維黏連
  • 由於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無菌性炎症,與髕韌帶發生黏連,使伸膝活動受限

症狀表現:
多發於經常爬山、下蹲或步行者。患者自覺膝部疼痛,膝關節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關節前臏韌帶兩側有腫脹疼痛,但膝關節活動不明顯,膝痛可向後放射至膕窩。

治法:
舒筋活血,補益肝腎,通絡止痛

中醫治療:
  • 可用活血袪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中藥外洗外敷患處(桂枝、紅花、五加皮、透骨草、沒藥等)
  • 膝部穴位針灸,可取血海穴、梁丘穴、內外膝眼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等

醫囑:
筆者建議患者可逐步加強大腿肌(股四頭肌)的功能鍛鍊,如走路時將膝部抬高一點,不要「拖住隻腳」或「踢腳」走路,多用髖關節以減少膝部關節腔的摩擦。急性疼痛期時減少膝部活動,尤其是上落斜路及樓梯,必要時可配戴護膝或貼上運動膠布(Kinesio Tape)以加強關節穩定性。


相關連結:



2016年6月6日星期一

腹針病例分享:膝關節疼痛

XXX,女,35歲,設計師

就診日期:2016年1月30日

主訴:左膝疼痛反覆4年餘

現在症:膝痛久站後加甚,伴左踝、拇趾及足底疼痛,走路時加甚。伴右腰疼痛,納眠可,二便調

既往史:(2012)左膝外傷史;(2013)左膝關節腔瘀塊

檢查:左膝眼及臏骨下有壓痛,頸肩肌肉緊張,左側腰肌肥大

舌脈:舌尖紅,胖大齒印,苔薄白;脈弦細

診斷:痹証(左膝退化性關節炎);腰痛(慢性腰肌勞損),脾腎氣虛,筋脈失養

治法:補脾益腎,濡養筋脈,通經止痛


腹針組方:
中脘D,下脘D,氣海D,關元D (引氣歸元);
建里S,水分M,商曲(雙) S,滑肉門(雙) M,外陵(雙) M;
氣旁(雙) M,氣穴(雙) M,下風濕點(左) S,下風濕下點(左) S,水道(雙) M;TDP加熱

* S: 淺刺; M: 中刺; D: 深刺


操作及療效:
進針3-5分鐘後,同時輕輕捻轉腹針,留針20分鐘,患者自訴頸肩緊張疼痛感逐漸減輕。出針後落床時,膝部及腰部疼痛稍為減輕。繼續堅持治療以鞏固療效。

筆者相信患者因左膝疼痛數年,日久引起右側腰痛及左踝部足底疼痛,這是臨床上常見的「代償」現象,就是因局部痛楚不適而令患者長期站立及行走姿勢不正確,使兩側肌力不平衡,從而出現其他部位疼痛不適。

因此,筆者臨床治療上(尤其是痛症)不單只治療患者的主訴,亦要多加留意及詢問患者有否出現一些周邊或其他部位的不適,這才可令治療更全面及有助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