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星期六

糖尿與消渴

港人工作繁忙、情緒壓力偏高、暴飲暴食或食無定時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亦因此衍生很多都市病而且日趨年輕化,其中值得令人關注的是糖尿病。就讓筆者嘗試從中醫角度向大家解說有關糖尿病的小知識吧!

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是一種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尿糖及血糖偏高為特徵的病証,這些症狀可簡稱為「三多一少」。中醫認為,消渴的病因多為素體陰虛、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引致肺燥、胃熱、腎虛。因此,本病主要涉及三個臟腑:肺(上焦)、胃(中焦)、腎(下焦),臨床辨証診治時多以肺胃腎為重點。

中醫講求辨証論治,消渴以三消為辨証的標準:上消、中消、下消,其症狀表現重點各有不同:


  • 上消-以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量頻多為主
  • 中消-以多食易飢、形體消瘦、大便乾燥為主
  • 下消分兩型-
    • 腎陰虧虛者,以尿頻量多、尿濁如脂膏、口乾唇燥為主
    • 陰陽兩虛者,多為病程日久且較為嚴重,以尿頻量多、尿濁如脂膏、甚至飲一溲一(飲水量與排尿量相同)、面色鯬黑、腰膝痠軟、形寒畏冷、精神萎靡為主
至於消渴的發病機理為本虛標實,本虛意即人體體質正氣虛弱為本,現代醫學可理解為胰臟器官功能及胰島素分泌失調,自身代謝功能障礙;標實意即體內留有實邪未去為標,現代醫學可理解為血糖過高及尿糖為身體病理性產物。

具體來說,消渴多為燥熱偏盛、陰津虧虛,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病程日久者,可致氣陰兩虛及陰陽兩虛。中醫治療方面,治則以滋腎養陰為主,清熱潤燥為輔,佐以益氣溫陽,常用的中藥材包括(只供參考):
  • 肺熱津傷(上消)-生地黃、葛根、麥冬、天冬、天花粉
  • 胃熱熾盛(中消)-梔子、石膏、知母、麥冬、懷牛膝、玄參
  • 腎陰虧虛(下消)-六味地黃丸(熟地黃、淮山、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
  • 陰陽兩虛(下消)-金匱腎氣丸(附子、肉桂、六味地黃丸)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糖尿與消渴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反流性咽喉炎 (Reflux laryngopharyngitis)

反流性咽喉炎又稱咽喉反流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屬喉(聲帶)接觸性潰瘍 (Contact Ulcers) 的範圍內。本病是由於胃酸及胃內容物反流進入咽喉部刺激及損傷附近黏膜的慢性炎症。因此,本病常與胃食道反流病 (GERD)同時發生,但兩者於臨床診斷時需辨別為兩種不同的疾病。

從喉部聲帶檢查所見,本病表現為聲帶附近的勺狀軟骨 (Arytenoid Cartilages) 發生突發性對稱性淺表性潰瘍,病變範圍多見於聲帶後1/3部分,而且因反流物偏酸性,可見聲帶發炎紅腫充血。

至於主觀感覺症狀方面,患者常常因咽喉疼痛不適或伴異物感而頻頻清喉嚨 (Throat Clearing),尤其於晨起及餐後,且常伴聲音嘶啞、發聲困難、痰黏感、咳嗽喉痛並放射至頭耳部等症狀。

從中醫角度,反流性咽喉炎屬中醫喉科的「聲帶潰瘍」範圍,其表現主要為「肺經蘊熱,上蒸灼喉」及「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此外,本病亦可同時參考中醫內科「吐酸」的內容,治療時主要分別寒証與熱証,並以治肝為主。中醫治療可選擇性針對患者的主証與兼証,適當以針灸配合中藥施治,從不同方面作整體性治療,才能有效地減輕病情。

注意事項:
  • 避免進食酸辣食物、咖啡奶茶、酒精等以減少腸胃道刺激癥
  • 有氣飲料如汽水啤酒可增加噯氣,引起胃酸及胃內容物反流
  • 避免穿著過緊衣服,以免增加腹壓
  • 避免於睡前3小時內進食,少吃難消化食物及過飽,應少食多餐
  • 睡覺時可墊高腰背部,以減少反流情況
  • 定期作咽喉部檢查,以防病變

備註:

反流性咽喉炎 (LPR) vs 胃食道反流病 (GERD):
  • 反流性咽喉炎多於日間站立或坐位時發作,且與上食道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
  • 胃食道反流病多於晚間平卧時發作,以反酸水、胸痛或有火燒感、吞嚥障礙等不適症狀為主,主要與下食道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

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QQTV 中醫飲食的學問

所謂「民以食為天」,中國人一向十分注重飲食,不論飲食習慣、文化風俗、形式種類等都極具特色,當中的智慧包括醫食同源及中醫藥膳養生。那麼,傳統中醫有什麼飲食學問呢?

中醫認為,飲食養生應以清淡飲食且肉素相兼為主。此外,也主張人們不偏食某種食物,不過飢過飽,進食定時定量,多食清淡少食肥膩,再配合勞逸有度,體質自然強壯且百病不生。

簡單來說,可用4個英文字概括飲食學問:Quality(食物的性味)、Quantity(進食份量)、Timing(進食時間)、Variety(食物種類及多樣性)。
 
 
  • Quality(食物的性味)
中醫認為,食物一般分為三大性質:一類為平性;一類為寒涼;一類為溫熱。平性食物基本上很多人都適合食用;寒涼性質食物多有滋陰清熱、涼血解毒作用;溫熱性質食物有溫經助陽、活血散寒作用。

此外,中醫將食物分為五味:辛、甘(淡)、酸(澀)、苦、鹹。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辛入肺金,甘入脾土,酸入肝木,苦入心火,鹹入腎水。然而,酸、苦、咸偏於寒涼;辛、甘偏於溫熱。可見,五味各有不同作用:
    • 酸 - 能收能澀,有收斂止瀉、健胃消食作用
    • 苦 - 能燥能泄,有清熱燥濕、泄熱瀉火作用
    • 甘 - 能補益和中緩急,有滋補強壯、調和胃氣作用
    • 辛 - 能行能散,有發散解表、行氣活血作用
    • 鹹 - 能軟下堅,有軟堅散結、潤下通便作用
因此,食物不單只填肚充飢,更可補虛扶正、瀉實袪邪。不過,中醫認為,飲食五味偏亢則損傷臟腑。根據五行相克理論,鹹多傷心(水克火),酸多傷脾(木克土),苦多傷肺(火克金),辛多傷肝(金克木),甘多傷腎(土克水)。
 
 
  • Quantity(進食份量)
中醫有云:「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脾為氣血生化之源」,「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眾所周知,進食份量應以早午餐較多,晚餐較少,而且每餐以七至八成飽為度,過飽則加重脾胃負擔,影響運化吸收及氣血生化,身體便容易生病。
 
 
  • Timing(進食時間)
中醫著重子午流注養生法則,人體臟腑氣血經絡流注隨著一天十二個時辰而變化,所以十分著重飲食及勞逸的時間性:
    • 上午7-9(辰時),此時胃經較活躍,有利於消化吸收,應當進食早餐
    • 下午1-3(未時),此時小腸經較活躍,有助於吸收營養,應當食午餐
    • 下午7-9(戍時),此時心包經協調心臟功能,應保持心境開朗,亦不應進食過飽
此外,進食的速度亦不應太快,咀嚼及吞嚥過急會直接影響胃腸消化系統,可引致胃痛腹痛、噯氣呃逆、嘔吐不適、消化不良、積滯等各種問題,所以要緊記定時進食,細嚼慢嚥啊!
 
 
  • Variety(食物種類及多樣性)
中醫飲食之道切忌不可五味太過,而且食物不同的性味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日常飲食十分著重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以達到吸收均衡的營養。從營養學角度,不同種類食物含多種不同營養及維生素,而且不同食物所含不同的複合物及不同的配搭可帶來不同的效用。所以,緊記不要偏食啊!
 
 
由此可見,QQTV體現了中國人飲食文化的「中庸之道」!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中醫飲食學問源自「中庸之道」
 

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吞嚥障礙 (Dysphagia)

吞嚥障礙是指液體或固體隨意由口腔吞嚥到胃的能力降低的症狀表現,可見於很多疾患,例如:頭頸部外傷或疾病、食道神經官能症、食道炎、食道癌、賁門癌、賁門痙攣、鼻咽癌放療後、中風後、腦退化症等。

從中醫角度來說,吞嚥障礙屬「噎膈」範圍之內。一般而言,噎膈是指食道狹窄、食道乾涸而造成飲食吞嚥受阻隔難下,或食入即吐的一類疾病,患者感到咽部或食道內有異物,或進食時有停滯感。

本病有輕重之分,輕者為噎,初期表現為吞嚥不順、食物哽塞不下;重者為膈,後期表現為胸口阻塞感、食物下嚥即吐、消瘦乏力、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等全身虛弱症狀。 

至於針刺穴位治療吞嚥障礙,一方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營養神經,而且亦刺激舌下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以激發吞嚥反射;另一方面,針刺穴位可刺激下頜及舌部肌肉,增強舌咽活動功能,有助協調和改善吞嚥動作。


備註:
噎膈所指的吞嚥障礙多屬食管局部病變而成的。然而腦源性、癌症放療後及其他病變所致的吞嚥障礙,治療方面應同時針對這些原發性疾病,則使治療更全面,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素。


吞嚥功能評估檢查
  • 臨床吞嚥評估
  • 吞鋇X光造影吞嚥評估 (Video Fluoroscopic Study of Swallowing, VFSS)
  • 光纖內窺鏡吞嚥評估 (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FEES)
  • 食道壓力測定檢查 (Esophageal Manomery)
  • 肌電圖檢查 (Electromyography, EMG)


吞嚥運動訓練
由言語治療師對患者進行專業治療及指導,並配合患者每天練習吞嚥動作,這有助減少口腔咽部的食物殘留量,而且促進舌骨上抬及上食道括約肌張開,並增加食團被推送的能力而進入食道,降低吞嚥嗆入吸入的機會,預防吸入性肺炎。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溝狀聲帶​/聲帶溝 (Sulcus Vocalis)

溝狀聲帶是一種先天性聲帶結構異常疾病,聲帶表面有疤痕狀凹陷,長短深淺不定,多以雙側為主,且與聲帶邊緣相平行。

本病因其結構異常,阻礙了聲帶內收活動並降低聲帶振動效率,引起發聲困難和聲帶閉合不全,主要症狀為持續性聲音沙啞並帶有氣音、喘息聲及漏氣聲明顯、發聲乏力、最長發音時間明顯縮短。

此外,本病可繼發慢性喉炎、聲帶水腫、聲帶息肉等病變,甚至影響吞嚥功能。

目前現代醫學的治療主要為手術注射及術后進行聲線治療,以加強聲帶的閉合能力及適應本身聲帶的狀況。至於中醫治療方面,本病可列入中醫喉科「慢喉喑」範圍之內,而針灸配合中藥治療主要以益氣養陰、補益脾腎為原則,以針對本病的主要症狀。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參考視頻:
http://youtu.be/OOS-1nl4JBs

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

假聲帶發聲 / 喉室帶發聲障礙 (Plica Ventricularis / Ventricular Phonation)

假聲帶發聲又稱喉室帶發聲障礙,假聲帶又稱室帶,左右各一,位於聲帶上方且與聲帶平行,呈淡紅色。患者發聲時,假聲帶內收過度掩蓋了真聲帶,甚至兩側假聲帶並攏靠近且振動發音。

其主要症狀為中重度聲線低沉、沙啞粗糙、發聲緊張且肌肉拉緊,引致喉功能性過強發聲障礙,為功能性失音之一。

本病多見於青壯年,尤其是缺乏用聲技巧的職業用聲者,而且情緒對本病有一定影響。另外,本病亦常見於其他聲線疾病因發聲困難,故患者錯用了假聲帶以代償發聲,如聲帶水腫、聲帶癱瘓等。

本病可列入中醫喉科的「暴喑」、「久喑」的範圍,証型包括:肺經鬱熱、肝鬱氣滯、肺脾氣虛、痰濁瘀血等。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清熱宣肺、疏肝解鬱、補益肺脾、袪瘀化痰、舒喉開音等治法。此外,可配合聲線治療幫助患者放鬆局部肌肉,糾正發聲技巧;思維認知治療有助疏導情緒,改善患者情緒心理質素。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http://www.cmsda.org/Pages/假聲帶發聲.aspx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聲帶水腫 (Vocal Cord Oedema)

聲帶水腫是聲帶表層或深層積聚了一些組織液,其水腫多見於雙側全長聲帶,亦可表現為黏膜下水腫。其主要症狀為聲音低沉沙啞,嚴重者可因水腫阻塞氣道而引致氣喘或呼吸困難。

某些情況聲帶上特定位置腫脹,可引致聲帶囊腫,可見雙側聲帶閉合時留有較大及明顯的間隙,患者聲線漏氣音明顯及發聲時較乏力困難。

本病最常見病因是吸煙、長期用聲不當或聲帶過勞、胃酸倒流、甲狀腺疾病等,且女性發病多見,尤其常發於月經期間前後,因身體荷爾蒙水平變化而引起局部水腫。

本病屬中醫喉科「慢喉喑」的範圍,亦可參考女性月經期所患的「經行音啞」或妊娠期的「子喑」。証型包括:肺腎陰虛、肝腎陰虛、氣血兩虛、腎虛水泛、氣血瘀阻等。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滋養肺腎、補肝養陰、補益氣血、溫陽利水、化瘀調經等治法。

此外,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戒煙酒、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接受言語治療等,以免本病延發其他聲帶疾病。



參考視頻:
http://youtu.be/T1NllFk2Yvo

2014年6月14日星期六

女士每月的煩惱(月經病)

相信不少女士於月經前後及期間曾經試過出現以下不同症狀,例如頭痛頭暈、精神不振、感冒發熱、腹痛泄瀉、情緒煩躁、面目浮腫等,這些可稱為「月經期緊張綜合症」。

若果症狀持續且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建議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詳情,以排除一些較嚴重的婦科疾患。然而,假若情況不太嚴重,讀者可參考一些穴位按摩,以舒緩相關症狀:

以下穴位有袪風止痛,醒腦開竅的作用,適用於經行頭痛者:
  • 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在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 
  • 列缺穴(以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放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



列缺穴


  • 叩頭法(十指分開微屈,指端叩頭20-30次) 

以下穴位有發汗解表,疏風清熱的作用,適用於經行發熱(經行感冒)者:

症狀表現為惡寒發熱、周身肢體痠痛、神疲倦怠等 
  • 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合谷穴

  • 大椎穴(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以下穴位有補腎強腰,調經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經行腰痛者:
症狀表現為腰骶痠軟無力、腰膝怕冷疼痛等
  • 志室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與肋骨下緣相平) 
  • 腰痛點(手掌張開,有二點:手背第二、三掌骨間中點,第二指伸肌腱橈側凹陷處;手背第四、五掌骨間中點,第四指伸肌腱尺側凹陷處)
    腰痛點

以下穴位有補腎調經,養血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痛經者:

症狀表現為下腹部疼痛,可伴腰骶部痠軟隱痛等 
  • 中極穴(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4寸處) 
  • 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
  • 地機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以下3寸)
地機穴

  • 擦八髎(用手掌橫擦腰骶部20-30次)

以下穴位有調理腸胃,健脾和胃,除濕止瀉的作用,適用於經行泄瀉者:

症狀表現為腹瀉、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稀爛等


  • 天樞穴(腹中部,臍中旁2寸) 
天樞穴

  • 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
陰陵泉穴

  • 摩腹法(以臍部為中心,雙手掌以逆時針方向摩腹,次序為:左上à右上à右下à左下)
以下穴位有袪風利水的作用,適用於經行浮腫者:
症狀表現為面目肢體浮腫、下肢重墜腫脹等
  • 瞳子髎穴(面部目外眦旁,眼眶外側緣處)

瞳子髎穴

  • 頰車穴(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1寸,咬肌中,按壓時有凹陷)
  • 翳風穴(耳垂後耳根部,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
翳風穴

以下穴位有鎮靜安神,疏肝解鬱,養心定志的作用,適用於經行情緒煩躁者:
症狀表現為情緒不穩、煩躁易怒、甚至影響睡眠及精神等
  • 神庭穴(頭額正中線上前髮際後0.5寸)
  • 印堂穴(額部,在兩眉頭之間)
以下穴位有理氣通絡,通乳降逆的作用,適用於經行乳脹者:
症狀表現為月經前或月經期間出現乳房脹痛、拒按,疼痛可延至腋下
  • 肩井穴(在肩上,前面直下為乳頭,在第七頸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 膻中穴(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在兩乳頭之間)
  • 乳根穴(胸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前中線旁開4寸,第5肋間隙凹陷處)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女士每月附加的煩惱

經濟日報:凍飲+情緒差 女生月經失調

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

聲帶息肉 (Vocal Cord Polyp)

聲帶息肉是指發生於一側聲帶的灰白色半透明或紅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樣組織,可為單發或多發,大者可阻塞聲帶氣管並發生呼吸困難。

聲帶息肉通常較聲帶小結大,且多出現於一側聲帶上。本病與聲帶小結類同,由於增生性組織增加了聲帶重量而令聲帶不能完全閉合,故主要症狀為聲音嘶啞、粗糙、漏氣音明顯等。

本病多為長期用聲不當或過度用聲所致,亦可因為一次大聲喊叫之後引起。因此,本病多見於用聲工作者或過度用聲者,亦可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喉炎。

若果息肉較大,嚴重妨礙了雙側聲帶的閉合及影響呼吸,一般要通過手術治療切除息肉。手術後亦注意發音方法及避免過度發聲,以防復發。

從中醫角度,聲帶息肉屬「慢喉喑」的範圍,証型包括:痰濕凝聚、氣虛痰結、氣滯血瘀等。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除濕化痰、益氣理氣、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等治法。

由於形成聲帶息肉的病因性質各有不同,而且從細胞學角度來看,聲帶息肉較易演變成局部癌變,例如:喉癌,其早期表現為聲沙並沒有其他不適症狀,聲帶息肉患者較難察覺癌變。因此,若聲沙等症狀明顯持續兩星期以上且不減緩的話,應盡快往耳鼻喉科求診,以免延誤病情。




參考視頻:
http://youtu.be/hV2ZN9HOxco

2014年6月12日星期四

聲帶小結 (Vocal Cord Nodules)

聲帶小結(聲帶結節)亦稱結節性喉炎,為慢性喉炎的一種。此病是聲帶上的增生性組織,多呈對稱性結節狀小突起,且白色質硬。其主要症狀為聲音嘶啞、發音困難及乏力、咽喉乾癢疼痛、部分患者發聲時漏氣音明顯。

本病多因說話過度或用聲不當,使聲帶長期碰撞、磨擦勞損而引起。結節通常出現在兩側聲帶,發音時兩側小結相貼而妨礙聲帶閉合,使之留有間隙,繼而令聲線質素下降。

從中醫角度,聲帶小結屬「慢喉喑」的範圍,証型包括:痰熱互結、氣虛痰結、氣血瘀結等。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清肺化痰、散結開音、健脾益氣、行氣活血、化瘀散結等治法。

此外,畢竟聲帶小結屬慢性喉炎之一,故治療時應注意患者是否同時出現其他症狀,故治法除針對散結之外,亦同時配合消退局部炎症及其他不適症狀,使治療更全面。

另一方面,臨床上亦著重患者接受聲線治療以改善發聲技巧,有助消退聲帶小結。嚴重者可能需要接受手術以切除小結,並於日後配合聲線治療以防止復發。




參考視頻:
http://youtu.be/hV2ZN9HOxco

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

慢性喉炎 (Chronic Laryngitis)

慢性喉炎與急性喉炎如何辨別呢?

其實,慢性喉炎為急性喉炎反覆發作遷延不愈,且未經適當治療,繼而導致持續或慢性發炎,聲帶亦因此而變厚,不能回復原貌。此外,長期誤用或過度用聲、經常遭受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或平時煙酒過度等皆可引致慢性喉炎。

其症狀表現為喉部乾燥、說話時感喉痛、喉部分泌物增多並有痰黏感、長時間聲音不揚、聲音低沉粗糙、甚至嘶啞失音等。患者晨起症狀較重,多說話後症狀加重,呈間歇性,日久演可變為持續性。

一般來說,慢性喉炎可分為慢性單純性喉炎、肥厚性喉炎、結節性喉炎等三方面:

慢性單純性喉炎
  • 聲帶輕度充血增厚,黏膜表面有黏稠分泌物附著


肥厚性喉炎(聲帶肥厚)
  • 喉部黏膜呈暗紅色,聲帶增厚,發聲時雙側聲帶閉合不全
聲帶肥厚是慢性喉炎反覆發作遷延不癒而成,聲帶局部組織增生變厚,故屬慢性喉炎範圍之內,亦稱肥厚性喉炎。

本病由於聲帶增厚,改變了聲帶的正常弧度,影響了聲帶振動的頻率及閉合時有間隙,故主要症狀為聲音不揚,發音乏力,且聲線低沉粗糙,伴喉部粘膜呈暗紅色。

本病屬中醫喉科「慢喉喑」的範圍,治療多以四診合參、辨証論治為主,可以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改善病情。一般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及接受言語治療,並避免慢性喉炎復發加重本病症狀。

結節性喉炎(聲帶小結)
  • 聲帶上出現呈對稱性增生組織,且結節狀突起、白色及質硬


臨床診斷時,患者除了聲音質素有所改變及喉部不適外,喉部內窺鏡檢查時亦見喉肌膜充血腫脹肥厚、聲帶閉合不全留有間隙、雙側聲帶開合不對稱或高低不平等。可見,患者自訴的主觀症狀及現代醫學檢查的客觀數據結果對疾病診斷同樣重要。
 
從中醫角度,慢性喉炎屬「慢喉喑」的範圍,証型包括:肺腎陰虛、肺脾氣虛、痰濁結聚、氣滯血瘀等。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滋養肺腎、養陰生津、補脾益氣、化痰散結、理氣開音等治法。此外,一般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及接受言語治療,並配合改善飲食生活習慣。


參考視頻:

http://youtu.be/BOv3HTBJdM0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急性喉炎 (Acute Laryngitis)

您試過大叫之後聲音嘶啞甚至失聲嗎?

其實大聲喊叫、長時間過度用聲、過度用力咳嗽(常見於咽喉痕癢或痰黏難咯患者),均可引起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發生於喉部粘膜的一種急性炎症,常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等,為整個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此外亦可為單獨發生 (原發性)。

急性喉炎發病原因很多,包括:煙酒過多、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職業工作性質關係等。其症狀包括:輕則聲音沙啞或粗糙低沉,重則完全失音,喉部乾痛不適,咽喉異物感,甚至吞嚥疼痛,可伴惡寒發熱等全身不適的症狀。有部分患者出現咳嗽痰多,分泌物黏附於聲帶表面而加重聲嘶。

從中醫角度,急性喉炎稱為「急喉喑」,証型包括風寒、風熱、寒邪包火(素有內熱,復感風寒)、痰熱,可見「風邪」貫穿很多証型。

臨床診斷時,中醫喉科十分著重辨別聲音異常,例如聲音不夠清脆響亮、聲音沙啞粗糙、聲啞失音等,這些症狀多與咽喉間的分泌物、局部炎症有關。另一方面,聲帶的黏膜腫脹度、色澤改變及患者自覺的咽喉痛或發聲疼痛症狀亦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治療方面,主要以針灸配合中藥針對不同証型以改善症狀,多採用袪風、散寒、清熱、宣肺、利咽、化痰、解毒、開音等治法。此外,建議患者注意聲帶休息及日常起居飲食。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聲帶外展開啟時

http://www.cmsda.org/Pages/急性喉炎.aspx
聲帶內收閉合時


2014年6月7日星期六

您試過患上腰膝痛嗎?

臨床上常常遇到因腰膝痛前往求診的病人,這個群組主要分為三類工作性質:辦工室文職人員、勞動工作者、家庭主婦。

可見,不論文武也好,無需工作也好,都有機會患上腰膝痛的症狀。

一般而言,腰膝痛的常見病因為:

久坐久站、經常上落斜路或樓梯、長期姿勢不正確、搬運負重、中老年人體虛等。

現代醫學可見於急性腰肌扭挫傷(閃腰)、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退行性變、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部脂肪墊勞損、膝關節退行性變等。

腰膝痛常見症狀 

  • 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痛或痠痛,甚則活動不利
  • 不能久坐,需頻換體位,晨起症狀加重 
  • 腰部及膝部疼痛壓痛,局部腫脹 
  • 膝關節活動不利,走路乏力
  • 走路或站立過久症狀加重
若果以上症狀持續出現兩星期以上,而且情況日趨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建議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詳情。


中醫穴位按摩改善症狀
若果情況不太嚴重,可參考一些穴位按摩,以舒緩相關症狀:

以下穴位有補腎強腰,通經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腰骶部疼痛不適者:
  • 腎俞穴(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穴

  •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
腰眼穴

  • 擦八髎(以雙手掌根於骶骨部上下方向摩擦、按揉)

以下穴位有袪風除濕,利腰膝的作用,適用於大腿部疼痛不適者:
  • 風市穴(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上7寸處。當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指處)
  • 伏兔穴(大腿前面,髕底上6寸,當股直肌肌腹中) 
  • 殷門穴(大腿後面,臀下橫紋中點下6寸。在臀下橫紋中點與膕橫紋中點連線的中點處)

以下穴位有袪風濕,強筋骨,利膝關的作用,適用於膝部疼痛不適,活動不利者:
  •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1寸)
足三里穴

  • 膝眼穴(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
  • 血海穴(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

以下穴位有舒筋活絡,利腰腿的作用,適用於小腿部痠軟乏力者:
  • 委中穴(膝彎膕橫紋中點,兩條肌腱之間凹陷處)
委中穴

  • 承山穴(小腿後面正中,委中下8寸,腓腸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尖角狀凹陷處)
承山穴

  •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陽陵泉穴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您試過患上腰膝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