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星期四

天氣濕立立,皮膚要抽濕!(濕疹)

黐手黐腳黐立立,濕疹痕癢要袪濕。香港春夏濕度經常偏高,濕疹病人總有一個喺左近。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多對稱分布及多形損害,痕癢明顯,傾向濕潤,反覆發作,易成慢性。


濕疹的病因:
  • 先天因素,家族遺傳
  • 飲食辛辣刺激、油膩生冷、高蛋白食物,傷及脾胃失於健運,濕熱內生
  • 天氣溫度及濕度驟變,患者外受風邪,風濕熱邪鬱於肌膚引致濕疹


分型及中藥治療:
一般來說,濕疹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
  • 急性濕疹
    • 急性發病,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常見於頸面、耳後、手腳、下體及肛門等部位
    • 對稱分布,皮疹呈片狀或彌漫性,無明顯邊界,多為密集性細粒丘疹,可伴小水泡,皮色潮紅
    • 若患者因痕癢抓破皮疹,可出現流水、糜爛及結痂
    • 因瘙癢抓刮、肥皂熱水燙洗、飲酒嗜食辛辣發物可引致皮損及瘙癢加重(繼發性皮損),嚴重者可影響睡眠,抓破皮膚可因傷口潰爛及滲液化膿感染引致其他皮膚炎症
    • 本型以濕熱為主:
      • 內服中藥:清熱利濕。如龍膽草、梔子、黃芩、車前草、澤瀉、生薏仁、蛇床子、苦參等
      • 中藥外洗:清熱止癢的苦參、黃柏、地膚子、荊芥、野菊花、馬齒莧煎煎湯溫洗患處

  • 亞急性濕疹
    • 常由於急性濕疹未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以致病程遷延所致
    • 皮損較急性皮損較輕微,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僅有小水泡及輕度糜爛,自感劇烈瘙癢
    • 本型以脾虛濕困為主:
      • 內服中藥:健脾利濕。如茯苓、白朮、豬苓、生薏仁、蒼朮、厚朴、滑石、通草等
      • 中藥外洗:消炎止癢、乾燥收斂的三黃洗劑(黃柏、黃芩、大黃、苦參)

  • 慢性濕疹
    • 久病耗傷陰血,血虛生風燥,以致肌膚粗燥
    • 當急性及亞急性濕疹長期不愈,或反覆發作,日久可致慢性濕疹
    • 皮損多局限於某一部位,皮膚肥厚粗糙,質地較硬,暗紅色或瘀黑色,皮膚紋理較明顯或苔蘚樣
    • 皮損表面伴有皮屑伴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可出現皸裂,瘙癢呈陣發性。眠差及精神緊張,飲酒嗜食辛辣發物可使瘙癢加劇
    • 病程較長,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呈急性或亞急性濕疹
    • 本型以血虛風燥為主:
      • 內服中藥:養血潤膚、袪風止癢。如生地、當歸、荊芥、防風、白蘚皮、赤芍、蟬衣、白蒺藜、何首烏等
      • 外塗可用軟膏、乳劑、類固醇藥膏止癢:抑制表皮細胞增生,促進炎症吸收

護理調攝:
  • 忌用熱水肥皂等刺激物洗潔患處,尤其是急性濕疹
  • 避免搔抓患處,以免引致繼發性皮損,可用冷水輕拍患處以止痕
  • 戒食辛辣、雞鴨、牛羊、蝦蟹等發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