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星期一

有關臍療的附加資料

臍與經絡臟腑的關係

臍為神闕,為任脈穴位,任脈為「陰脈之海」,總管一身之陰經;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管一身之陽經,其分支從小腹內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沖脈在循行過程中,夾臍上行,散佈胸中,其分支從胞中出,向後與督脈相通。任、督、沖三脈同起於胞中,並且在循行過程中,通過分支相互貫通。

另外,足陽明胃經,其直者,下夾臍;足太陰脾經,上行腹部,結於臍;手少陰心經,沿膈向下,系於臍部。由此可見,臍與經絡關係密切,它通過任、督、沖、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少陰心經與全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相聯繫。


臍是人體最大的全息元

生物全息律認為,生物的任何一個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體的縮影,任何一個在結構和功能上有相對完整性,並與周圍部分有相對明確邊界的相對獨立部分都是全息胚。人體存在著大全息元,大全息元中又有小全息元。雖然,每一個全息元都包含著整體的資訊,但各全息元之間對整體資訊的濃縮度又存在差異。而臍是人體中最大的全息元之一,它保留了許多人體先天與後天的信息,有助指導臨床。


中藥貼敷臍部治療急症

例如:肝硬化腹水、新生兒臍凸、妊娠腹脹、慢性支氣管哮喘、痛經、小兒再發性腹痛、腸梗阻、尿瀦留、急性膽囊炎、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另可治高血壓、泄瀉、鵝口瘡、盜汗、暈車、心絞痛、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消化不良等多種疾病。


藥物敷臍療法的功能和作用
  • 溫通陽氣、回陽固脫。如食鹽敷臍及艾灸可用於中風、暈厥、虛脫等。
  • 健脾和胃、升清降濁。用於脾胃不和諸證。
  • 通調三焦、利濕消腫,以激發三焦氣化功能,促使氣機通暢,疏通經絡。用於腹水、水腫、小便不利等。
  • 行氣和血、疏經活絡,氣血調和。用於痹證、痛證、手足麻木等。
  • 調和沖任、溫補下元。用於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病及陽痿、早泄等。
  • 斂汗安神、澀精止帶。用於自汗、盜汗、夢遺、驚悸、失眠等。
  • 補脾腎,益精氣,強壯保健、養生延年。用於虛勞諸證、神經衰弱等。


臍療的辨証運用

應用藥物與添加溶劑的綜合作用(藥粉加入適量溫水拌成糊狀放置臍內。陰寒証可用黃酒拌;收斂固澀藥可用食醋拌。藥糊填臍後,上須覆蓋。表証可用生薑片;寒証可用乾薑片;熱証可用生地片;虛証可用熟地片覆蓋。)

例如:
  • 發散風寒:荊芥、防風、羌治、桂枝
  • 散寒止痛:細辛、肉桂
  • 行氣化濕:白豆蔻、草豆蔻
  • 瀉下:大黃、甘遂
  • 清熱燥濕:黃連、黃芩
  • 活血止痛:當歸、川芎
  • 收斂固澀:龍骨、五倍子
  • 溫陽散寒:乾薑、附子、吳茱萸


熏臍灸的健脾作用

熏臍灸兼有藥物敷臍以改善脾虛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及艾灸以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熏臍灸的健脾強身作用是來自藥物與艾灸的雙重作用。而且選用芳香醒脾,理氣調中的藥物由臍滲入體內,以促進胃腸消化吸收功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