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氣血津液

中醫一向十分著重人體氣血津液的功能狀態,這些都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功能及物質。中醫認為,氣屬陽,主功能性;血及津液屬陰,主物質性,血行於脈內,津液行於脈外。

所謂「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生津、行血行津、攝血攝津,而血能生氣,津血同源,可見氣血津液之間關係密切,那在中醫美容方面各自擔當怎樣的角色呢?


氣可分為「先天之氣」在腎、「水穀之氣」在脾、「自然清氣」在肺,而且在身體內發揮多種作用:
  • 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將氣血營養輸布至皮膚毛髮,四肢五官,使新陳代謝暢通。
氣虛血瘀或氣滯血瘀則面色晦暗,皮膚乾燥,色素沉著,慢性濕疹,脫髮等
  • 溫煦作用
氣的溫煦作用有助頭面五官,皮膚四肢抗御寒邪,維持正常氣血津液運行。
氣虛失於溫煦則五官頭面皮膚不耐寒,四肢怕冷,面色蒼白,精神不振,或生凍瘡及蕁麻疹等;氣滯鬱而化熱則瘡瘍癤腫,口瘡口臭,煩躁失眠等。
  • 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就是皮膚對外邪的抵抗力,一旦氣虛其防禦功能減低,外邪則會乘虛而入。因此,氣的防禦作用決定皮膚病發病與否,發病後身體的反應,預後的輕重,如反覆的皮膚感染及皮膚過敏等。
  • 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就是保持皮膚水分,使血液不溢於脈外,以確保皮膚充足營養,以維持充盈飽滿且有助抗皺。氣虛失於固攝則出汗異常過多,皮膚乾燥,微細血管顯露或皮下出血等。
  • 氣化作用
氣化作用就是通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使身體內的營養精華互相轉化及進行新陳代謝。氣虛氣滯則氣化失調,減慢新陳代謝,尤其是水液代謝較明顯,氣化不行,水濕內停則面目肢體浮腫,皮膚晃白不澤,頭髮稀疏脫落,形體肥胖臃腫,頭暈嗜睡,婦女白帶增多,月經不調等。



血在身體的作用主要為營養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為神志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其生理病理的狀態主要分為兩方面,一為血的充盈度(血量的多少),二為血行的通暢度(血液循環)。

然而,正常血液循環與血液充盈、脈管系統的完整性及通暢度、全身各臟腑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有關。此外,可從面色,肌肉皮膚及毛髮看到血的生理及病理功能狀態:
  • 正常健康狀態:面色紅潤、肌肉豐富壯實、肌肉和毛髮光滑
  • 血虛不能養神則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黃,口唇色淡,四肢麻木,頭髮稀疏黃軟,皮膚乾燥瘙癢等
  • 血瘀使血行不暢則膚色晦暗,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脫髮等
  • 血熱擾動心神則皮膚潮紅油膩,痤瘡,皮下出血,白髮脫髮,心煩失眠等
  • 血燥是由血虛或血熱日久而成,表現為皮膚乾燥,肌膚失養,皮膚瘙癢,脫屑皸裂,肥厚粗糙等。


津液
簡單而言,津液可理解為身體內的水分,其功能包括滋潤和濡養作用,化生血液,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排泄代謝產物,運載全身之氣。此外,津液使皮膚滋潤,膚色透亮有彈性,不易生皺紋,因此津液的生成及充盈多少對皮膚美容很重要。

津液源於飲食水穀,是通過脾胃、大小腸吸收飲食中的養分而成的。一旦津虧陰傷,失於滋潤則皮膚乾燥脫屑,瘙癢皸裂,起細小皺紋,口唇乾焦脫皮,皮膚長期脫水提早老化;津液的代謝暢通及輸布,與肺、脾、腎、肝、三焦等臟腑有關。一旦津液氣化不行,積聚停留可見濕疹,囊腫,痤瘡,面目浮腫,皮膚結節紅斑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