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星期六

女士每月的煩惱(月經病)

相信不少女士於月經前後及期間曾經試過出現以下不同症狀,例如頭痛頭暈、精神不振、感冒發熱、腹痛泄瀉、情緒煩躁、面目浮腫等,這些可稱為「月經期緊張綜合症」。

若果症狀持續且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建議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詳情,以排除一些較嚴重的婦科疾患。然而,假若情況不太嚴重,讀者可參考一些穴位按摩,以舒緩相關症狀:

以下穴位有袪風止痛,醒腦開竅的作用,適用於經行頭痛者:
  • 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在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 
  • 列缺穴(以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放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



列缺穴


  • 叩頭法(十指分開微屈,指端叩頭20-30次) 

以下穴位有發汗解表,疏風清熱的作用,適用於經行發熱(經行感冒)者:

症狀表現為惡寒發熱、周身肢體痠痛、神疲倦怠等 
  • 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合谷穴

  • 大椎穴(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以下穴位有補腎強腰,調經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經行腰痛者:
症狀表現為腰骶痠軟無力、腰膝怕冷疼痛等
  • 志室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與肋骨下緣相平) 
  • 腰痛點(手掌張開,有二點:手背第二、三掌骨間中點,第二指伸肌腱橈側凹陷處;手背第四、五掌骨間中點,第四指伸肌腱尺側凹陷處)
    腰痛點

以下穴位有補腎調經,養血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痛經者:

症狀表現為下腹部疼痛,可伴腰骶部痠軟隱痛等 
  • 中極穴(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4寸處) 
  • 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
  • 地機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以下3寸)
地機穴

  • 擦八髎(用手掌橫擦腰骶部20-30次)

以下穴位有調理腸胃,健脾和胃,除濕止瀉的作用,適用於經行泄瀉者:

症狀表現為腹瀉、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稀爛等


  • 天樞穴(腹中部,臍中旁2寸) 
天樞穴

  • 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
陰陵泉穴

  • 摩腹法(以臍部為中心,雙手掌以逆時針方向摩腹,次序為:左上à右上à右下à左下)
以下穴位有袪風利水的作用,適用於經行浮腫者:
症狀表現為面目肢體浮腫、下肢重墜腫脹等
  • 瞳子髎穴(面部目外眦旁,眼眶外側緣處)

瞳子髎穴

  • 頰車穴(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1寸,咬肌中,按壓時有凹陷)
  • 翳風穴(耳垂後耳根部,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
翳風穴

以下穴位有鎮靜安神,疏肝解鬱,養心定志的作用,適用於經行情緒煩躁者:
症狀表現為情緒不穩、煩躁易怒、甚至影響睡眠及精神等
  • 神庭穴(頭額正中線上前髮際後0.5寸)
  • 印堂穴(額部,在兩眉頭之間)
以下穴位有理氣通絡,通乳降逆的作用,適用於經行乳脹者:
症狀表現為月經前或月經期間出現乳房脹痛、拒按,疼痛可延至腋下
  • 肩井穴(在肩上,前面直下為乳頭,在第七頸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 膻中穴(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在兩乳頭之間)
  • 乳根穴(胸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前中線旁開4寸,第5肋間隙凹陷處)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女士每月附加的煩惱

經濟日報:凍飲+情緒差 女生月經失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