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

漫談肩周炎(二)

筆者嘗試從現代醫學角度,歸納了幾項肩周炎發病因素的要點:
  • 老年性退變
五十歲以後,激素水平下降,可致組織脫水、纖維化、關節僵硬及鈣化等。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組織,都有一個自然退變過程。就肩關節而言,目前已知的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岡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等病變與退變因素有關,若治療不及時可逐漸引起肩周炎的發生。

  • 環境因素
明顯風濕寒邪侵襲史,如居處潮濕,吹風冒雨,睡臥露肩等。尤其是老年人,組織退變、適應能力下降、反應遲鈍,風寒濕之邪侵襲肩部軟組織,可造成局部血循變慢、溫度升高,使毛細血管滲出增多,引起和加重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炎症及肩周炎的發病。
 
  • 慢性疲勞
肩關節或上肢長期重覆做某一個動作而致肩部軟組織勞損。

  • 肩部活動減少
本病兩個主要症狀為肩部疼痛及活動受限。各種炎症如岡上肌鍵炎、肱二頭肌鍵炎、肩峰下滑囊炎等病症患者因疼痛而不活動關節,使肩關節長期固定,肩關節功能鍛煉缺乏,逐漸使關節攣縮,局部粘連日益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 肩部外傷
任何有關盂肱關節附近結構的炎症改變,均可成為導致肩周炎的誘發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軟組織損傷,急性炎症期病變蔓延擴散至關節囊、韌帶等附近軟組織,局部出血滲出,治療時沒有適當配合關節活動鍛鍊,造成瘢痕性損傷及粘連。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誘發者最為常見。
 
 
從中醫角度,本病的病因可分為外因及內因:
 
1.外因發病
  • 風、寒、濕、熱邪入侵
感受不同邪氣則有不同病理變化。人體氣血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襲,阻滯筋脈氣血而發為本病。
    • 風邪—風邪為病,疼痛部位不定。
    • 寒邪—寒邪為病,寒凝氣血,疼痛劇烈及部位固定。
    • 濕邪—濕邪為病,疼痛部位固定,肢體重著。
    • 熱邪—熱邪為病,與濕互結於肌膚經絡關節,灼熱酸痛重滯不利。
 
  • 肩部外傷勞累
中醫稱本病為漏肩風,屬於痿痺範疇。主要由於外力勞損,肩關節超載負重,引致筋肉損傷,經絡阻隔,氣滯血瘀,筋脈失養。跌仆閃侳,氣血凝滯,痹阻經絡,筋失濡養,筋脈拘攣疼痛。若痹阻日久,瘀血內積,局部氣血不通,則加重肩關節功能障礙。
 
負責運動肩關節的肩肌若因外傷或勞累勞損,也會影響肩關節不同方向的功能活動。肩肌分布於肩關節周圍,均起於上肢,跨過肩關節,止於肱骨。當中包括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於肩關節的前方、上方和後方與其關節囊緊貼,而且內裏有很多肌腱纖維,可見這些肩肌對肩關節起重要的穩定作用。
 
 
2. 內因發病
  • 年老肝腎精氣虧虛
形體於五十歲左右便開始衰退,筋骨軟弱攣急甚至四肢不用,故有「五十肩」之稱;中醫強調肝主筋之說,而腎主骨,肝腎虧虛則筋骨軟弱,四肢關節筋脈失養不用,引致功能活動障礙。
  • 慢性勞損
關節缺乏運動或長期慢性累積性勞損可損傷筋骨,氣血失養,經脈不通而致痹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