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養生關鍵在於調養腎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藏精,五臟六腑以腎為首,腎為陰陽之根本」,可見腎對人體尤其重要。腎精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且腎與泌尿功能、人體水液代謝、生長發育及生殖功能關係密切。


中醫有云:「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腎主二便,開竅於耳,其華在髮」,腎虛的人如先天不足、體虛多病、中年老年人、婦女經產後,可出現骨質疏鬆、行走無力、遲鈍健忘、尿頻夜尿、泄瀉或便秘、耳鳴耳聾、頭髮稀疏、脫髮或白髮無光澤等症狀。因此,養生著重補腎益精,固本培元,以下為一些養生補腎中藥以供參考:
  • 滋腎陰,補肝血:熟地黃、黃精、桑椹子、女貞子、何首烏、桑寄生
  • 補腎陽,強筋骨:鹿茸、杜仲、鎖陽、巴戟天、淫羊藿、補骨脂
何謂「虛不受補」?

從中醫角度,當身體正氣虧虛,陰精不足,機體生理功能減退,抵抗力低下時, 治療則針對不同虛証,並選取不同中藥:陽虛者,當以補火助陽;陰虛者,當以滋陰生津;氣虛者,當以補氣健脾;血虛者,當以補益精血。

其實,虛並不是不受補,但要注意補得其所,否則會產生副作用,例如:                                                                   

陽虛者反用寒涼滋陰之品,則重傷陽氣,虛上加虛,可見頭暈、倦怠、手腳冰冷等症;
陰虛者反用溫熱助陽之品,則耗傷陰津,虛火上炎,可見口乾、煩躁、身熱出汗等症;
感冒發熱未愈者,不宜補益,尤忌服補氣壯陽溫熱之品;
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低下者,慎服滋陰補血等滯胃難消化之品。

因此,服食任何補益中藥之前,謹記資詢中醫師的意見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