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

《澄明彙編》出世啦!

當上中醫這些年來,從沒料到今天能夠出版一本有關中醫臨床心得的著作-《澄明彙編》,本書一方面向讀者分享一些中醫小知識,另一方面則綜合及整理了我們作為中醫師臨床上的一些所見所聞及有所啟發的事情。

於寫作的過程中,令我想起一位中醫老師的一句話:「中醫路很漫長,要慢慢走,細細看,才能漸漸意會它的精彩!」

共勉之!

---------------------------------------

本書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一些中醫理論、疾病治療、病例分享及日常生活飲食小提示等,其內容分為五篇,包括:

  • 護聲篇(主要從中醫及現代醫學角度解說一些喉科理論及聲線疾病的診斷治療,亦會討論一些坊間對護聲的各種謬誤)
  • 養生篇(從飲食情緒、生活作息、中藥進補、足浴泡腳等各方面,簡述中醫的養生智慧)
  • 飲食篇(簡述一些常見保健護聲食物及中藥材的性質及服用建議)
  • 中醫美容篇(從中醫角度解說各種皮膚容貌的問題,亦提出一些中藥食療及外治法、局部穴位按摩、皮膚保養心得等)
  • 眼科篇(介紹中醫眼科理論,以及一些常見眼疾如黃斑病變、青光眼、角膜疾患等,亦分享結合中西醫診斷及治療的一些眼科病例)

如對本書有興趣,可於澄明堂購買,每本港幣四十元。 或可Google Play 購買

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

討論陽光對皮膚的損害(日光性皮炎)

常說曝曬陽光可使皮膚加速衰老,除了令皮膚產生色斑之外,某些人於暴曬之後表現為一種急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可理解為患者對陽光過敏的一種疾病。

日光性皮炎是由局部皮膚受過度的日光照射後引起的急性紅斑或水泡性皮膚炎症,中醫稱為「日曬瘡」。

本病易發於夏季,往往於日曬後數小時出現皮損,輕者只有輕度紅斑,重者則見水腫性紅斑,邊界清楚,局部有灼熱、疼痛感,嚴重者可出現水泡或大泡,或伴有頭痛頭暈、噁心發熱等全身症狀,病程1-7日,皮疹消退後可有脫屑及輕度色素沉著。

病因病機
  • 熱毒侵襲:炎夏陽光曝曬,直射皮膚,致肌表氣滯血熱,損傷肌膚,形成日曬瘡
  • 濕毒搏結:暑多夾濕,暑濕熱毒最傷肌膚,故出現水腫紅斑水泡等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主要由日光中的UVB所致。當紫外線被真皮吸收後,在毛細血管周圍的蛋白質發生氧化反應產物,引起皮膚紅斑反應;當皮膚受UVB照射後,上皮細胞受損,釋放組織胺等化學介質,引起血管擴張或滲出。


內治法
  • 熱毒証(日曬後部位先痛後損,皮膚色紅漫腫,表現緊張光亮或有紅色丘疹密布,局部刺癢痛)
      治則:清熱解毒解暑
      可用紅花、野菊花、金銀花、西瓜翠衣、荷葉等
  • 濕毒証(曝曬部位出現紅斑,面積較大,腫脹明顯,有大量水泡密布,部分可潰爛瘙癢,身熱口渴)
      治則:清熱袪濕解毒
      可用滑石、茵陳、黃芩、通草、連翹等


外治法
蒲公英30g、甘草20g、金銀花20g,煎水外洗。



調攝護理
  • 避免在烈日下工作或活動,或加強防曬措施,如外塗防曬霜、戴闊邊帽、穿著長袖衫及長褲
  • 日曬是引起皮膚變黑和老化最主要的外因,因此應養成外出前使用防曬護膚品的習慣
  • 曬傷期間,可進食清熱解暑利濕的飲食,如綠豆、西瓜、生苡仁、海帶等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

誤用化妝品可損害皮膚(化妝品皮炎)

很多女士因為愛美而使用各種化妝品,不過須注意化妝品的成份會否引起皮膚過敏或皮炎,不然則弄巧反拙繼而損害皮膚了!本文則從中醫角度討論「化妝品皮炎」的診斷、內外治法及護理心得。

化妝品皮炎是接觸性皮炎的一種,是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化妝品之後,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炎症。中醫稱為「粉花瘡」,患者多為常用各種化妝品的婦女。早期只在塗抹化妝品的皮膚區域出現密集性小丘疹,呈淡紅色或紅色,邊界清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日久留有色素沉著和皮膚粗糙。

病因病機
先天體質較弱,當直接接觸化妝品、染髮劑、唇膏、首飾等,則使風邪停滯肌膚,鬱而化熱,熱邪與氣血相搏結,發為紅斑、腫脹、水泡等。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病因主要分為兩方面:
  • 過敏反應:有些人在接觸化妝品後經過一定潛伏期,在接觸部位的皮膚黏膜上發生變態反應,引起皮炎
  • 直接刺激反應:某些藥物性化妝品含有鉛、水銀等有毒重金屬,或一些劣質變質的化妝品,均可直接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

內治法
  • 瘙癢型(多在化妝後即感到局部皮膚瘙癢、灼熱、疼痛,但無皮疹出現或很輕微)
  • 治則:清熱涼血,疏風止癢可用生地、防風、蟬蛻、苦參、荊芥、牛蒡子、蒼朮等

  • 皮炎型(使用化妝品4-5天後發病,輕者局部瘙癢、紅斑、脫屑;重者刺癢、灼痛,出現紅斑、腫脹、丘疹、水泡甚至糜爛滲液)
  • 治則:清熱涼血可用生石膏、生地、丹皮、赤芍、金銀花、連翹等

  • 色素沉著型(面部皮炎反覆發作後,出現色素沉著斑)
       治則:活血通絡散結
       可用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赤芍等

  • 痤瘡型(前額、兩頰、下巴部出現黑頭粉刺、紅色小丘疹,常見於30-40歲中年婦女,主要由不當使用化妝品所致)
       治則:清熱宣肺
       可用枇杷葉、桑白皮、黃連、黃柏、甘草、桑葉等


外治法
  • 青黛散(青黛60g、石膏120g、滑石120g、黃柏60g,研末和勻備用),用水調成糊狀外敷
  • 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煎湯待冷後濕敷


調攝護理
  • 忌用熱水、肥皂水清潔皮膚
  • 發病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腥發動風、辛辣刺激的食物
  • 使用化妝品時,一旦皮膚發生瘙癢紅腫等反應,應立即停用。必須請皮膚科醫生做皮膚斑點測試,找出致敏原,以後避免使用
  • 不宜同時使用多種化妝品,若一直使用某種化妝品而感覺良好,則不必隨意更換其他化妝品
  • 一般含香味、美白、滋潤油膩、防曬袪斑等化妝品較易引起皮炎,故應少用
  • 不可使用劣質、過期、冒牌的化妝品

    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

    您是「小肥肥一族」嗎?(肥胖)

    美容瘦身與Keep fit減肥一向是都市人經常討論的熱門話題,不過要保持美好身段、標準體重卻知易難行,畢竟都市人的西方飲食文化容易引致肥胖,而且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簡單來說,肥胖的定義為當人體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於體內,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者為肥胖,超過10%者為超重。
     
     
    要計算標準體重及有關指數,可參考以下資料:
    成人標準體重 = [身高(cm) – 100] x 0.9
    BMI = 體重(kg) ÷ 身高(m) ÷ 身高(m)


    分類

    BMI

    患上嚴重疾病風險

    過輕

    <18.5

    低(體重過輕對健康有其他影響)

    正常

    18.5 – 22.9

    普通

    過重(邊緣)

    23 – 24.9

    增加

    過重(中度肥胖)

    25 – 29.9

    中度

    過重(重度肥胖)

    >30

    高度

     
    從中醫角度,肥胖是在正虛(脾虛及腎虛)的基礎上,因生活安逸、進食過多、情緒失調、好坐好靜,進而化成痰濁瘀血,為本虛標實之証。本文嘗試從病因、中藥內治法、飲食療法及日常生活飲食小貼士討論肥胖的問題。
     
     
    病因病機
    • 脾胃積熱,進食過多或喜食肥甘,則使濕熱內生,壅滯肌膚使人肥胖
    • 久坐欠缺運動,脾胃呆滯,運化失司,化生痰濁,留滯於經絡、臟腑、肌膚而發成肥胖
    • 情緒失調,緊張焦慮可致五志化火,使胃熱食欲增加
    • 中老年人,腎氣不足,代謝率低下,易生痰濁瘀
    • 體質遺傳,肥胖者多有家族史,或先天身體新陳代謝率較低,易生痰濕瘀血。此外,家族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亦可引致肥胖
     
     
    現代醫學認為,單純性肥胖應為無明顯內分泌、代謝性病因,根據發病年齡及脂肪組織病理可分為:
    • 體質性肥胖
      • 有肥胖家族史
      • 自幼肥胖
      • 全身性肥胖,脂肪細胞增生肥大
      • 限制飲食及加強運動療效差,對胰島素不敏感
    • 獲得性肥胖
      • 起病於20-25歲,由於營養過度及遺傳因素而肥胖
      • 以四肢肥胖為主,脂肪細胞單純肥大而無增生
      • 飲食控制和加強運動療效較好
      • 胰島素敏感度經治療可恢復正常
     
    內治法
    • 脾虛濕盛(肥胖浮腫,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腹部鬆軟,月經量少,尿少,白帶量多,中年婦女多見)
              治則:益氣健脾,利水消腫
              可用防己、黃芪、茯苓、白朮、陳皮等
    • 脾胃積熱(肥胖體壯,消穀善飢,面色紅潤,精神飽滿,性情急躁,口乾舌燥,大便乾結,小便黃,易上火,口舌生瘡,多見於青年男女)
              治則:清胃通腑,涼血潤腸
              可用防風、連翹、黃芩、滑石、石膏、梔子等
    • 氣滯血瘀(肥胖,時胸痛脅脹,煩躁易怒,食欲亢進,月經不調,大便偏乾,失眠多夢,頭痛)
              治則: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可用丹皮、梔子、柴胡、赤芍、川楝子、香附等
    • 陰虛內熱(肥胖,不耐勞動,五心煩熱,心煩失眠多夢,腰膝痠軟,頭暈耳鳴)
              治則:滋陰降火補腎
              可用知母、黃柏、生地、山茱萸、丹皮、澤瀉等
    • 脾腎陽虛(形體肥胖,臃腫,肌肉鬆軟下墜,面色淡白,形寒畏冷,精神倦怠,腰膝冷痛)
              治則:溫腎健脾壯陽
              可用鹿角膠、熟地、山茱萸、防己、黃芪、肉桂、杜仲 等
     
     
     
    飲食療法
    • 脾虛濕盛
      • 茯苓茶:茯苓5g、陳皮2g、茶葉2g。將茯苓及陳皮先煎20分鐘,再沖泡茶葉5分鐘後代茶飲
      • 苡米赤豆粥:苡米50g、赤小豆50g、澤瀉10g。將澤瀉先煎取汁,再與赤小豆及苡米同煮為粥
    • 脾胃積熱
      • 竹葉石膏粥:淡竹葉30g、生石膏30g、白米100g、金銀花15g。生石膏先煮30分鐘,與淡竹葉及金銀花同煮15分鐘,取汁與白米同煮至熟
      • 羅布麻芹菜:芹菜葉200g、羅布麻5g。將芹菜葉洗淨沖燙,羅布麻煎汁少許,合之涼拌並調味即可
    • 氣滯血瘀
      • 山楂茶:山楂、茶葉、茵陳、玉米鬚各10g,共煎水代茶飲用
      • 降脂飲:枸杞子10g、制首烏15g、決明子15g、山楂15g、丹參20g。以上材料文火水煎,取汁約1500ml,代茶飲用
      • 玫瑰茉莉茶:玫瑰花6g、茉莉花6g、菊花6g、綠茶10g。熱水沖泡代茶飲
    •   陰虛內熱
      • 決明子粥:決明子10-15g、白菊花10g、澤瀉10g、白米100g、冰糖少許。先將決明子放入鍋內,炒至微有香氣時取出,待冷卻後與白菊花及澤瀉同煮取汁去渣,放入白米,將煮熟時加入少許冰糖,煮沸即可。每日服食1次,7天為1療程
      • 枸杞粥:枸杞子30g、制首烏30g、桑椹30g、白米100g。將制首烏及桑椹同煎取汁去渣,將枸杞子、白米放入汁中煮成粥
    • 脾腎陽虛
      • 芡實粥:芡實10g、苡仁10g、淮山10g、白米50g。洗淨煮成粥
      • 參芪雞絲冬瓜湯:雞肉200g(切絲)、黨參及黃芪各3g,同放在砂鍋內,加水500g,以小火燉至八成熟,加入冬瓜片200g,加鹽、黃酒、味精適量,冬瓜熟透即可

    調攝護理
    • 控制飲食,依從低熱量、低糖、低脂的飲食原則
    • 適當的飲食結構:應選擇不飽和脂肪為主和膽固醇含量低的食物,忌食豬油、牛油、肥肉等,減少食鹽的攝取量以減輕心腎負擔和肥胖者常伴有的水鈉儲留。適量增加植物粗纖維食物,如麥片、海藻等
    • 戒煙酒,包括啤酒、白酒、果酒等。限制零食,用餐定時。尤其晚餐切忌進食過飽,因夜間人體消化力較弱,易致水穀停留,內生痰濕
    • 飲食以清淡為主,甜、鹹、辣、酸均可刺激食欲,甜味還易助濕生痰,而清淡食物不刺激食欲並可利尿通便
    • 增加運動量,促進食物消化及消耗熱量
    • 日常多吃有益減肥的食物及中藥,如:
      • 健脾利濕:茯苓、芡實、苡仁、淮山、玉米鬚、白蘿蔔、赤小豆、澤瀉、黑豆、冬瓜等
      • 行氣活血化瘀:山楂、玫瑰花、丹參、羅布麻、田七等
      • 清熱瀉火:竹葉、石膏、雪梨、芹菜、馬蹄、海蜇、西瓜、冬瓜等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面部「可見一斑」?(雀斑)

    雀斑
    雀斑是色素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面部皮膚出現淺啡色或深啡色斑點,好發於鼻樑兩側眼眶下部,無任何自覺症狀,日曬後加重。本病是一種常見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並和紫外線密切相關。病因多為先天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火燥相結於肌膚。

    內治法:
    • 腎水虧損(雀斑深啡色,膚色枯暗乾燥,中老年女性多見,可伴有五心煩熱,腰膝痠軟等症狀)
    治則:補腎滋陰,潤膚退斑
    可用熟地、山茱萸、女貞子、知母、丹皮、白薇等
    • 火鬱脈絡(以青年女性多見,冬天減輕,夏天加重)
    治則:散火通絡
    可用升麻、防風、白附子、黃芩、白芷、生地等


    外治法:
    雀斑方(白僵蠶、細辛各15g,去雜質並研為粉末,加水及蜜糖以作中藥面膜用途)


    調攝護理:
    • 避免日曬,外出應戴帽或雨傘,經常塗防曬霜、太陽油,盡量避免在陽光下工作、運動、旅遊
    • 日常起居生活規律,保持情緒穩定
    • 飲食均衡清淡,多攝取含維他命C的蔬果,如橙、檸檬、番茄、葡萄等,亦多攝取維他命E的蔬果,如芝麻、西蘭花、生菜等
    • 面部切忌塗上含有激素或類固醇的藥膏

    2014年12月4日星期四

    面部「可見一斑」?(黃褐斑)

    筆者發覺到很多女生都「見光死」,沒有勇氣「跟陽光玩遊戲」,須知道陽光中的紫外線一方面使體內產生自由基(Free Radical),加速身體氧化反應從而衰老;另一方面,日曬可使皮膚的黑色素積聚沉著,日久則形成雀斑、黑斑等。本文就從中醫角度討論一下黃褐斑及雀斑的診斷及治療。


    黃褐斑
    黃褐斑中醫稱為「黧黑斑」,又稱「肝斑」、「妊娠斑」,多發於女性,尤多見於中青年。本病主要表現為面部兩頰皮膚出現對稱性點片狀淡褐至深褐色斑,甚至呈淡黑色之色素沉著斑,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楚,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無明顯自覺症狀。

    本病多因懷孕、更年期內分泌紊亂、口服避孕藥或日曬引起,也可因一些慢性病如肝病、結核病、腫瘤等繼發本病,亦可與精神情緒有關。此外,過度疲勞、休息不足、精神負擔過重可使色素斑加深擴大,當全身症狀改善後,色斑可減輕甚至消失。

    內治法:
    • 肝鬱氣滯(以婦女為主,可伴有不孕或有月經不調病史,亦可見於部分肝病男性患者。色斑大小不定,邊界清楚,形狀如地圖或蝴蝶狀,煩躁抑鬱時加重加深,可伴有脅痛乳脹,易怒口苦,食欲差,女性可於月經前色斑增大加深。)
          治則: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可用柴胡、香附、鬱金、白芷、白芍等
    • 脾虛(色斑面積較大,可累及前額、鼻翼、口周部位,腹脹納呆,形體臃腫,女性白帶較多)
      • 濕熱內蘊(面部皮膚油膩,面垢較多)
                 治則:清熱利濕,健脾袪斑
                 可用蒼朮、茵陳、生苡仁、澤瀉、敗醬草等
      • 脾虛氣弱(經常疲倦乏力)
                 治則:益氣健脾,去濕袪斑
                 可用黨參、白朮、茯苓、冬瓜子、白扁豆等
    • 腎虛(色斑較深,呈灰黑色,面色晦暗)
      • 陽氣虛衰(形寒肢冷,夜尿頻而清長,不孕不育)
                 治則:溫陽益腎,化瘀退斑
                 可用制附子、肉桂、熟地、懷牛膝、益母草等
      • 陰虛火旺(皮膚乾燥,形體較瘦,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
                 治則:滋陰降火,涼血化瘀
                 可用女貞子、生地、丹皮、旱蓮草、桑寄生等


    此外,還有一些中藥有助化瘀袪斑:
    當歸、澤蘭、澤漆、蘇木、香附、制乳香、制沒藥、雞血藤、益母草、丹參、桃仁、莪朮等


    外治法:
    以下兩種外用面霜藥膏以作參考,早晚各用1次,薄薄塗於色斑處:
    • 袪斑霜(當歸、白芷、丹參、紫草)
    • 七白膏(白芷、白蘞、白朮、白及、白茯苓、白附子、細辛)

    2014年12月1日星期一

    脫髮白髮,緊記補養肝脾腎!

    雖說「十個光頭九個富」,但是愛美是人人的天性,不論頭髮枯黃發白、欠缺光澤,甚至是脫髮,都對個人的儀容大打折扣。

    早於六、七十年代市面上已經出現烏髮生髮產品,香港這幾十年來坊間各有特色的美髮產品多不勝數,近年還加入中藥成分,還向大眾教育其實頭髮的健康不單只是局部的問題,於中醫角度來說,這是臟腑氣血不調所表現出來的體徵。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頭髮的健康與肝腎關係密切,中醫有云:「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腎同源」等,另外「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可見脾亦對生髮潤髮十分重要。

    頭為諸陽之會,臟腑清陽之氣、氣血、腎精匯聚上注於頭。因此,毛髮粗壯濃密且有光澤,為五臟強壯、氣血旺盛的表現;毛髮稀疏色淡易脫,為氣血不足的表現。

    現代醫學認為,情緒波動時使交感神經系統紊亂,令局部血管收縮,繼而血液循環障礙,影響毛髮毛囊的血液營養供給而導致白髮脫髮。可見主要考慮兩方面,一為氣血營養的供給量,一為氣血營養的輸布通暢度。

    毛髮病成因:
    • 腎虛(腎虛致臟腑精華虧虛,不能化生陰血及毛髮,可見脫髮或頭髮早白)
    • 肺弱(肺主宣發,有助輸布氣血津液至臟腑及毛髮九竅,故肺氣虛見毛髮變白或枯焦無澤)
    • 血瘀(瘀血內阻,新血不能灌注於髮根,故可見突發性大面積脫髮)
    • 血熱(過食辛辣厚味食物,情志抑鬱化火,肝木化火耗傷陰血腎水,或血熱生風,上擾頭部,髮根失養,毛髮則脫落或焦黃變白)
    • 血虛(血虛則脈絡空虛失養,毛髮乾枯不潤,稀疏黃軟脫落)
    • 濕熱(飲食肥甘厚味,傷及脾胃,濕熱上蒸髮根,故見頭髮黏膩,稀少脫髮)
    • 情志(情志內傷,損傷心脾,氣血生化無源,白髮脫髮)
    • 胎弱(先天性,有遺傳傾向,頭髮生長遲緩,稀少枯黃無光澤)

    証型分類:
    • 血熱生風(頭髮突然成片脫落,頭皮光亮,局部微癢,可見心煩口渴,便秘,多因情緒抑鬱化火,心火旺盛風動)
    • 精血虧虛(毛髮脆弱,枯黃無澤,頭頂兩鬢逐漸脫落,伴顏面衰老,頭暈眼花,腰膝痠軟,手足心熱)
    • 氣血兩虛(頭髮細軟,乾燥無澤,頭髮均勻脫落,逐漸稀疏,伴氣短乏力,面色無華,手足無力麻木,尤見於婦女及小兒)
    • 瘀血阻滯(頭髮部分或全部脫落,可伴鬚眉脫落,病程較久,可伴頭痛,面色晦暗)

    對於頭髮的病理表現,臨床上中醫美容可參考「斑禿」、「白髮」、「黃髮」三種:


    斑禿
    斑禿,中醫又稱「淋風」、「鬼剃頭」,是一種突然發生的頭部局限性斑片狀脫髮,形狀呈圓形、橢圓形或地圖狀,大小不等,邊界清楚,脫髮處頭皮正常或光滑。部分患者甚至數天或數月內頭髮全部脫光,這稱為「全禿」;嚴重者可兼見眉毛、腋毛、陰毛等脫落,這稱為「普禿」。

    至於恢復過程,大多是先由細軟灰白的毛髮長出,漸漸變黑變粗,然後恢復正常。部分患者約半年至一年後可自愈。


    白髮
    白髮指全部或部分毛髮變白,也稱「毛髮早白」,多與先天遺傳性因素及臟腑失調有關,至於因生理性老年衰老而白髮則不在此討論。然而,青少年白髮一些無礙健康,一些則為疾病表現,多見於血熱、情志抑鬱、中老年精血虧虛者。


    黃髮
    黃髮指頭髮枯萎變黃,乾燥脆裂。然而不同的黃種人,髮色可分為黑色、棕黑色、棕黃色,若頭髮呈濃密潤澤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若頭髮焦黃無光澤欠柔潤,多為血熱,亦可見於脾胃虛弱及氣血虧虛者。


    護理調攝: 
    • 注意休息,不可過度勞累,保持情緒平穩,切忌煩惱憂鬱動怒
    • 飲食營養均衡,不可偏食,可酌量多吃紫菜、核桃、黑芝麻等食物
    • 不可用鹼性太強的洗髮露,要用溫水洗髮。若脫髮較嚴重,不宜洗髮過頻
    • 用風筒吹髮時,盡量避免溫度過高及遠離髮根毛囊部位
    • 盡量避免染髮及電髮,避免過度曬太陽,以減少對頭髮及髮根的損害
    • 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 若因其他原發性疾病而引致脫髮白髮,如貧血、月經過多、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應積極治療疾病根本

     

    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

    熊貓眼及眼袋令雙眼跌Watt?(眼袋)

    眼袋屬「眼瞼非炎性水腫」,中醫又稱「胞虛如球」,指眼瞼浮腫,皮色如常。最常見的原因有腎病,貧血,營養不良,血管神經性水腫及某些中毒性感染性全身疾病。中醫則認為本病與脾有很大關係,病因為脾虛水停,上泛於目;心脾兩虛,思慮過度,氣血運行無力,致胞瞼虛腫。

    • 內治法
      • 脾虛氣弱(胞瞼虛腫,反覆發作,眼倦不欲睜開眼,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欲減少,大便不調,白帶量多)
      • 中藥: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白扁豆,白豆蔻,砂仁等

      • 心脾兩虛(胞瞼腫脹,目暗無神,失眠,心悸,健忘)
      • 中藥:酸棗仁,龍眼肉,黃芪,大棗,遠志等

      • 脾腎陽虛(胞瞼腫脹,眼袋明顯,或有面腫,腰膝冷痛,畏寒怕冷,小便頻)
      • 中藥:制附子,肉桂,淫羊藿,菟絲子,仙茅,杜仲等

    • 外治法
      • 中藥外敷:丹參15g,紅花10g,當歸15g,菊花10g,煎汁,濕敷眼瞼

    護理調攝:
    • 限制水及鹽分的攝取量,平時可多吃西瓜,冬瓜,番茄,新鮮水果等低鹽食物
    • 適量運動,促進水液代謝及血液循環
    • 注意全身情況,及時治療原發性疾病
    • 如屬生理性,則無需治療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熊貓眼 令雙眼跌Watt?

    2014年11月26日星期三

    熊貓眼及眼袋令雙眼跌Watt ? (黑眼圈)

    一談及中醫美容,很多病人(尤其是女士)都問筆者有什麼靈丹妙方或有效穴位可以快速去除黑眼圈及眼袋,亦有很多人認為黑眼圈及眼袋跟腎虛有莫大的關係,話雖如此,其實從中醫的角度這兩個問題未必一定是腎虛,因為可涉及心,肝,脾,痰飲,瘀血等,故此需詳細分析不同的証型以作出最合適的治療。


    黑眼圈
    黑眼圈是眼眶周著色過度或眼瞼被動性靜脈充血,是一種以眼眶周圍皮膚顏色加深,形成黑色環狀為特徵的疾病。本病多見於成年人,伴有家族史傳統性,且多為對稱性分布於上下眼瞼,並可伸延於眉部及顴部,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或體質虛弱。

    病因:
    • 肝腎不足-先天體弱,腎水不足,虛火上炎,肌膚失於養潤
    • 瘀血內停-五勞七傷,久病入絡,或肝鬱日久,瘀血內停,阻塞脈絡,眼瞼可隱見青黑之色
    • 痰飲阻絡-肺脾氣虛,痰濕內盛阻絡,形體虛胖,肝脾不和,痰濁內停
    • 暫時性-因勞累,失眠,熬夜所致,足夠休息後可減緩

    現代醫學認為,黑眼圈可能與遺傳,內分泌及代謝障礙,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心血管疾病,腎炎,微循環障礙,慢性消耗性疾病有關。眼瞼周圍的皮膚很薄,皮下組織疏鬆,過度勞累,睡眠嚴重不足的人眼瞼長期緊張收縮,可引起血管充血和靜脈回流不暢,引起黑眼圈。

    治療:
    • 內治法
      • 肝腎不足(眼周青黑,失眠健忘,心悸,腰膝痠軟,五心煩熱,多見於體型瘦削,膚色晦暗的中年人,可伴有家族史)
      • 中藥:知母,黃柏,生地,山茱萸,龜板,鹿角膠等

      • 瘀血內停(雙眼暗黑,欠缺光澤,目無神采,皮膚乾燥,瘙癢脫屑,少腹疼痛,月經不調)
      • 中藥: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地龍,全蝎,赤芍等

      • 痰飲阻絡(眼圈浮腫並帶有藍色,面色晃白,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大便不調,白帶量多,胸悶多痰,骨節痠痛,多見於體型肥胖的人)
      • 中藥:陳皮,茯苓,白朮,桂枝,法半夏,絲瓜絡等

    • 外治法
      • 中藥外敷
    紅花10g,赤芍15g,艾葉15g,防風15g,煎汁,貼敷眼瞼,一星期可敷兩次
      • 局部眼周按摩
      • 眼周穴位參考:
        • 睛明穴-面部,目內眦角稍上方凹陷處,當上瞼部眼眶內側緣與眼球之間空隙部
        • 攢竹穴-面部眉頭凹陷中
        • 瞳子髎穴-面部目外眦旁,眼眶外側緣處
        • 絲竹空穴-面部眉梢後凹陷中
        • 太陽穴-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眦之間,向後約一寸的凹陷處
        • 四白穴-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當目中線上,眼裂下瞼緣下一寸,鼻尖與目外眦連線的中點
        • 陽白穴-前額部,瞳孔直上,眉上一寸凹陷處

      • 刮眼眶法
      左右手食指屈成弓狀,以第二節的內側面緊貼上眼眶,自內而外,先上後下刮眼眶,重覆進行,酸脹為宜
       
    護理調攝:  



    • 生活規律,充分睡眠和休息,是預防及消除黑眼圈的根本
    • 加強運動鍛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保持情緒舒暢
    • 飲食營養均衡,可多吃黑芝麻,花生,黃豆,栗子,新鮮蔬果等
    • 由於眼瞼皮膚容易缺水及油脂,故需常用眼霜及眼部啫喱膏按摩眼周皮膚以補濕
    • 若長期眼圈發黑,且伴精神不振,形體日漸消瘦,應盡快作全面身體檢查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熊貓眼 令雙眼跌Watt?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中醫幫您解決暗瘡痘痘的煩惱!

    踏入青春期,很多人都試過長暗瘡(青春痘),通常都會喝涼茶或吃龜苓膏以清解熱毒,不過療效好壞參半,畢竟每個人的體質有所差異,然而暗瘡的病因並非一定是熱毒內盛,因此中醫講求辨証論治,因應不同証型而理法方藥。本病中醫又稱「肺風粉刺」及「痤瘡」,主要發生於面部,背部及上胸部,以粉刺,丘疹為主要表現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主要發生於青少年時期,若病情較重者,可出現膿疱,結節,囊腫膿腫,恢復期可出現毛孔粗大及萎縮性瘢痕。
     
    痤瘡的發病原因很多,包括:
    • 不良的飲食習慣-過食辛辣濃味,油膩煎炸,多糖多鹽,刺激性食物(如濃茶,咖啡,奶茶,酒精,巧克力等),使體內肺胃鬱熱,熱邪上蒸於顏面部
    • 先天體質偏熱-素體血熱偏盛或虛火過旺,若睡眠不足,情志內傷,化熱化火,氣血壅滯於肌膚,積成丘疹粉刺
    • 體內內分泌紊亂-體內雄激素偏高或對雄激素敏感,雄激素使皮脂腺肥大,油脂分泌過多,鬱積於毛囊引致炎症
    • 皮膚護理不當-青春期油脂分泌過盛,再加上溫度及濕度偏高,皮膚不潔附著塵埃及汗液,若沒有適當清潔皮膚,則容易堵塞毛孔引致毛囊炎

    証型分類:
    • 肺胃熱盛(丘疹色紅,可伴膿,以前額及鼻周為主,疼痛,多見於油性皮膚,為本病初期,病程較短)
    中藥:枇杷葉,連翹,桑白皮,黃連,甘草,生石膏,紫花地丁等
    • 濕熱鬱蒸(皮膚油膩,丘疹膿疱結節較多,以面頰及下巴部多見,發病面積較大)
    中藥:茵陳,敗醬草,生苡仁,夏枯草,浙貝,白花蛇舌草,厚朴等
    • 熱毒壅盛(面部發熱發紅疼痛,丘疹膿疱結節較多,時有黃膿液排出)
    中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
    • 痰瘀互結(痤瘡丘疹日久不愈,面部反覆出現大小不一的結節,囊腫及瘢痕,瘡面暗紅或紫暗,為本病後期,病程較長)
    中藥:當歸,赤芍,陳皮,法半夏,昆布,桃仁,紅花等
    • 沖任失調(女性多見,痤瘡日久,反覆發作,以兩頰為主,皮疹炎症不明顯,膚色暗淡或晃白,可有色素沉著,伴月經不調,四肢倦怠)
    中藥:益母草,白芍,蒼朮,丹皮,柴胡,淮山,車前子,白芷等


    備註:
    • 以上各証型可加入女貞子,旱蓮草,以滋陰補肝腎,調理陰陽
    • 女性患者多伴有月經不調,可適當加入一些疏肝調經的中藥,如當歸,香附,丹參,柴胡,白芍等
    • 面部發紅,日久難退者,可加雞冠花,玫瑰花,炒槐花,生石膏等
    • 膿腫脹痛較重者,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虎杖等
    • 囊腫結節為主者,可加皂角刺,昆布,浙貝母等
    • 皮膚較油膩者,可加五味子,山楂,茵陳,虎杖等

    中藥潔面法:
    用法-每種中藥10-15克加水煮10-15分鐘,取汁待涼,直接用作洗面,避開眼、鼻、口部。
    • 清熱解毒-槐花,蒲公英,菟絲子,大青葉,金銀花等
    • 消腫散結-馬齒莧,陳皮,昆布,浙貝母等
    • 減少油脂-蘆薈,地榆,虎杖,山楂,荷葉等
    • 減斑退色-杏仁,僵蠶,天冬,冬瓜仁,白蘞,白醋等

    護理調攝:
    • 飲食宜忌-忌肥膩濃味甜味辛辣食物,宜飲食清淡
      • 不宜多吃:
        • 加工食品-火腿,香腸,乳酪,臘肉,巧克力等
        • 高脂食品-牛油,全脂奶,肥牛肉,肥豬肉,醃魚,油炸食物等
        • 高糖食品-面包,蛋糕,糖果等
        • 辛辣刺激物-辣椒,胡椒,芥末,酒精等
        • 其他-貝殼類海鮮,咖啡,奶茶,雪糕,堅果等
      • 宜食:
        • 改善血液循環的食物-生麥芽,山楂,西芹,黑木耳等
        • 增強皮膚抵抗力的食物-冬菇,百合,生苡仁等
        • 減少油脂分泌的食物-各種新鮮水果蔬菜,白蘿蔔,紅蘿蔔,番茄,綠茶,青瓜等
        • 有助抗感染的食物-冬瓜,絲瓜,綠豆,赤小豆,苦瓜等
    • 除掉不良習慣-不可擠壓痤瘡,以免毛囊內容物擠入周圍的表皮中,使本來沒有炎症或炎症很輕的皮疹加重,可轉變為凹凸洞疤痕
    • 高溫潮濕的季節與環境,劇烈運動,增加皮脂腺分泌,加劇炎症性痤瘡。因此,當痤瘡病情處於進展階段,炎症明顯,膿疱較多時,建議暫時停止劇烈運動,同時配合勤洗臉以保持清潔
    • 充足睡眠,情緒舒暢,運動出汗後,不宜冷風吹面及冷水洗面,宜用溫水洗面,不宜用油性化妝品

    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冬天濕暖有何食療防身?

    冬天濕暖有何食療防身? (經濟日報 19/11/2014)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訓厲頸」怎麼辦?(落枕)

    步入秋冬季節,臨床上除了常見傷風感冒之外,都有一些病人因「訓厲頸」前來求診,這往往與睡眠質素有密切關係。本病除了影響患者的頸部活動功能之外,還會一定程度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而且部分患者因頸部肌肉局部痙攣及疼痛較甚而使頸部偏向患側,多多少少影響了儀容,所以不容忽視「訓厲頸」啊!

    其實所謂「訓厲頸」,又稱「落枕」或「失枕」,臨床上以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直,痠脹疼痛,頸部屈伸旋轉活動明顯受限為主,情況輕者可於一周內自行痊癒,不過一些嚴重疼痛者可放射至頭部及上肢,而且超過一周以上未能痊癒,則建議進行針灸及推拿治療。再者,本病為單純的肌肉痙攣,若經常發作者,應注意患者頸椎病先兆的可能性。

    常見病因:
    • 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頸項肌肉柔軟度減低
    • 枕頭過高或過低,使頸項肌肉過於緊張或承托力不足
    • 睡姿不良,肌肉未能於睡覺時得到適當的放鬆
    • 睡覺時頸肩部暴露,感受風寒,氣血凝滯,經絡痹阻,肌肉拘攣疼痛
    • 頸部突然扭轉或肩部負重後,致局部肌肉扭傷或痙攣,明顯外傷史

    症狀表現:
    • 一側或兩側胸鎖乳突肌痙攣,僵硬緊張,疼痛及壓痛,重者可波及斜方肌與肩胛提肌等
    • 患者頭向患側傾斜,下巴轉向健側
    • 頸部屈伸,側屈,轉動活動明顯受限,尤其是患側,疼痛甚至放射至頭部,上背部,上臂部
    • 如有外傷史,建議患者照X光以排除骨折,脫位及頸椎病

    局部肌肉按摩:
    輕揉按摩疼痛局部,不宜用強烈手法,尤其是疼痛甚者及不能轉動頸部者。落枕主要涉及以下肌肉:
    • 胸鎖乳突肌-起於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止于顳骨的乳突。當頸稍前屈,面部轉向一側時,可見胸鎖乳突肌隆起
    • 斜方肌-起於頭枕骨底部及頸椎,經過背部和肩部連接到肩胛骨和鎖骨,斜方肌負責將頭部和肩部向後拉
    • 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肌肉向上部位於胸鎖乳突肌深側,下部位於斜方肌的深面,為一對帶狀長肌,起自C3及C4頸椎的橫突,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主要用作上提肩胛骨

    治療選取穴位:
    中醫認為,寒性收引,使筋脈拘攣,然而落枕多為感受風寒而起,而且寒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使經絡不通,不通則痛,因此治療時以溫經通絡,溫陽通督為主。(督脈位於人體背部正中線,主一身的陽氣)
    • 風池穴-在項部枕骨下,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間的凹陷
    • 大椎穴-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 後溪穴-握拳,手掌尺側,第5掌指關節後方赤白肉際處(可同時配合頸部肌肉牽拉運動)
    • 申脈穴-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處
    • 肩井穴-在肩上,前面直下為乳頭,在第七頸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 肩中俞穴-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旁開2寸處

    護理調攝:
    • 晚間睡覺時蓋被子至肩頸部位,以免感受風寒而著涼
    •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急性發作或疼痛甚者可選擇厚毛巾承托頸椎向前的生理曲度,以代替枕頭
    • 平時可多作頸肩部拉筋柔軟操,以提高局部筋腱的柔軟度,減少肌肉痙攣的機會
    • 局部肌肉按摩時,可選擇於洗澡後或配合局部熱敷,可利用熱力加速血液循環及有助鬆弛肌肉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訓厲頸」怎麼辦?
     

    2014年11月10日星期一

    秋冬降臨,手足皸裂倒刺隨之而來!

    每逢秋冬季節,因為天氣溫度濕度急降,相信很多讀者(尤其是女士們)都開始注意皮膚「補水」的問題,尤其是面部肌膚是不容忽視的一環!不過,除了面部皮膚護理之外,另一方面應當注意手足部的皮膚,因為隨時出現皸裂乾燥脫水問題,然而手足部卻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部份。因此,筆者嘗試討論一下手足皸裂及倒刺的問題吧!


    手足皸裂
    手足皸裂又稱「皸裂瘡」,「裂口瘡」,為手掌及足跖部(足背)皮膚增厚,乾燥粗糙,甚至皸裂,出血,疼痛等,以拇指及食指指腹,足跟及其兩側最為多見,好發於秋冬寒冷乾燥天氣。
     
    常見病因:
    • 天氣寒冷,汗腺及油脂腺分泌減少
    • 物理性摩擦,刺激皮膚表面,多見於因工作關係經常洗手的患者,或經常穿著硬皮鞋或沒穿襪子等
    • 化學性刺激,使皮膚乾燥,彈性下降而產生皸裂,多見於從事清潔行業,家庭主婦或經常要接觸化學品的裝修工人,洗澡或洗手時用過熱的水患者
    • 應當注意本病的皸裂情況可發展至其他疾病,如魚鱗病,手足癬,慢性濕疹,手掌足跖角化等
     
    証型分類:
    • 血虛風燥-多發生於手掌手背,指尖足跟等肥厚堅硬的皮膚,伴出血疼痛,皮膚乾燥,秋冬加劇,多見於勞動工人及家庭主婦
    中藥:制首烏,黃精,夜交藤,當歸,熟地等
    • 血熱風燥-多發生於肘膝關節伸側,腰背臀部,初起為紅斑,表面常有白色皮屑瘙癢,日久皮膚皸裂,多因素體血熱,外感風熱,多食辛辣上火食物所致
    中藥:丹參,丹皮,赤芍,地榆,玄參,紫草等
    • 脾虛濕困-多發生於手掌心手背,足背等,呈對稱性,皮膚暗色肥厚,表面乾燥脫屑且疼痛瘙癢,多因飲食失節,脾濕內生所致
    中藥:生苡仁,蔻仁,白朮,茯苓,車前草,白扁豆等
     
     
    外治法:
    可用中藥煎汁浸流皸裂患處,有助潤膚化燥保濕。此外,於浸泡後應適當塗上潤膚露提高效果
    • 陳皮20g,蔥白6-8小段,煎汁,趁熱浸泡患處10-15分鐘,每日一次
    • 陳皮10g,黃精15g,地榆15g,威靈仙20g,金毛狗脊20g,紅花10g,煎水,趁熱浸泡患處10-15分鐘,每日一次

    調攝護理:
    • 加強皮膚護理,平時少用鹼性過強的洗衣粉及肥皂,適當時應減少洗手次數。洗手後應及時塗潤膚露,外出時可帶手套及穿襪子
    • 因工作關係而引起的皸裂,應加強保護,盡量避免手足直接接觸水泥,石灰,鹼性物質或粗糙,乾燥,吸水,脫脂的物理性或化學性刺激,病情嚴重者建議考慮轉工


    倒刺
    中醫又稱「逆剝」,「肉刺」,表現為手指足趾爪甲邊緣的皮膚,枯剝倒卷而翹起,常見於手指,多由於皮膚太乾燥,角質層有裂縫所致,亦是缺乏維他命A,B,C,E及鋅的表現。

    中醫認為本病多見於脾胃積滯,消化不良的兒童,血虛血瘀風燥,皮膚粗糙的成人。處理方法可分為內治法及外治法:
    • 內治法
    針對患者不同臟腑氣血証候而辨証施治,常用中藥:
      • 蒼朮,厚朴,炒谷芽,炒麥芽,神曲,枳實等(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 制首烏,黃精,夜交藤,當歸,熟地等(補血和血,熄風潤燥)

    • 外治法
    細辛15g,艾葉30g,煎汁溫泡患處10-15分鐘,並用指甲鉗把倒刺剪掉,修理好指甲四周邊皮膚,再塗上潤膚露


    調攝護理:
    • 保証手部的清潔,洗手後塗上潤膚露,尤其是手指端
    • 飲食調養方面,攝取足夠營養,以滋潤肌膚,平時可多吃紅蘿蔔,哈密瓜,蛋,芝士,牛奶,杏仁,各種新鮮水果,深綠色蔬菜,海產等
    • 患處避免接觸不潔物,以免細菌感染引致甲溝炎
    • 經常修剪指甲,並用指甲剉把指甲邊弄平圓滑
     

    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皮膚乾燥脫皮、皮膚肥厚色斑等,這是什麼回事?

    踏入秋冬季節,溫度與濕度驟然降低,這對皮膚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例如皮膚乾燥脫皮、皮膚肥厚甚至有色斑等,尤其是敏感性皮膚,因此作出適當的皮膚護理是十分重要。

    不過,一些皮損的性質及嚴重程度並非單憑護膚品可以解決問題,然而從中醫角度,不同皮膚的皮損表現可反映出人體的臟腑氣血陰陽的病理性狀態,故必需明確臨床診斷及作出相應的治療,別以為一支潤膚霜可以「走天涯」,建議服用任何中藥前請咨詢中醫師。

    • 皮膚脫屑
    脫屑就是脫落的表皮細胞,又稱皮屑或鱗屑。生理性脫屑為每隔一個月表皮細胞更換一次,其產物為角質層,但病理性脫屑分為乾性及油性,乾性脫屑多因血虛或血熱致肌膚失養,血虛風燥則見皮屑細小乾燥呈白色,層層脫落,皮膚乾燥,冬天較甚;血熱風燥則見皮疹呈淡紅,表面皮屑不多,呈多層性且抓之有點狀出血。油性脫屑多為濕熱,則見斑塊深紅色,或為堅硬的毛囊性丘疹,觸之棘手,油性皮膚,膚色如常,夏天較嚴重,皮屑油膩或結成灰色厚痂,時有膿疱,伴臭味。


    • 皮膚肥厚
    皮膚表面局限性變厚乾燥。
      • 脾虛血燥-皮膚肥厚乾燥,瘙癢明顯,呈暗紅色,有脫屑滲出。
      • 血虛化燥-皮膚粗糙肥厚,多發生在頸部兩側或眼瞼部,呈暗淡色,時瘙癢。
      • 風濕蘊阻-皮膚色稍黑,表面粗糙肥厚,多發生在四肢伸側,陣發性瘙癢,入夜尤甚。
      • 氣滯血瘀-皮色暗紅,增厚及溝紋明顯,抓後滲出,多發生於皮膚受壓迫部位,如腰臀部。
     

    • 皮膚紅斑
    皮膚出現紅色改變,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
      • 陰虛火旺-斑色鮮紅,呈錢幣形或蝴蝶形,對稱分布於面頰,顴部,鼻兩側,耳,口唇,頭皮,手背等,兼有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目眩耳鳴等。
      • 脾不統血-雙小腿出現針尖樣大小的淡紅色斑點,病程長反覆發作,兼有四肢乏力,神疲倦怠,腹脹胃口差等脾虛症狀。
      • 血熱風燥-發病急,多見於肘膝關節伸側,頭皮,軀幹,紅色斑點上可蓋有白色皮屑脫落,伴心煩易怒,口乾舌燥,大便秘結等。
      • 風邪外束-多發於春秋,初起於胸背,上肢及腹部,紅斑多伴有白屑,後發展至頸膝,大小不一,呈對稱性及瘙癢。
      • 風熱所傷-多發於春秋,初起外感風熱,及後發於面部及手足背部,圓形鮮紅色斑,邊緣微隆起,中心凹陷,有小水泡。

    • 皮膚紫斑
    皮膚出現紫色改變,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
      • 血熱妄行-青少年多見,發病急,紫斑發無定處,以小腿伸側多見,壓之不退色。
      • 濕熱下注-女性青年多見,多發於大小腿部,呈紫紅色,伴硬結疼痛,周圍可有輕度腫脹,硬結消退後不留痕跡。
      • 脾不統血-皮損紫暗平塌,反覆發作,病程較長,伴面色萎黃無光澤,食少倦怠,思慮勞累過度及久病體弱則令症狀加重。
      • 瘀血阻滯-多為「紫印」,「胎記」,自幻或青春期開始發病,無明顯誘因,有家族史,進展緩慢,無全身症狀,皮膚表面光滑,可發於胸背,腰腹,四肢面部等。
      • 寒凝血滯-好發於面部,鼻部,耳廓,手足背,多見於青年女性,冬天較重,局部可有疼痛感。

    • 皮膚黑斑
    皮膚出現點狀,網狀,片狀黑斑,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黑斑較褐色斑深而濃。
      • 肝鬱氣滯-黑色斑片對稱性分布於面部,額部,顴部,可累及上唇。病情較重,治療較難。
      • 瘀血內停-多為先天性,多發於單側眼瞼,顴顳,面部,邊緣淺色而中心深色。
      • 脾虛不運-黑斑見於面部,前額,耳後前臂,腋窩,呈成片出現,伴胃口差,神疲倦怠,腹脹大便爛等脾虛症狀。
      • 腎陰不足-黑斑多見於面部,前額,頸,手背,前臂,臍部,如針尖粟米大小樣。

    • 肌膚甲錯
    皮膚發生局限或廣泛的乾燥粗糙,摸之礙手,像魚鱗蛇皮的變化。
      • 血虛風燥-皮膚逐漸變成灰色,乾燥粗糙,狀如蛇皮,白色鱗屑且有溝紋,摸之礙手,以四肢伸側為甚,但少見於面部,冬天較重,伴有口乾咽燥,汗液減少。
      • 血熱風燥-皮損初起為粟米大小堅硬的丘疹,摸之礙手,色紅成片,多發生於肘膝伸側,可見於全身,皮膚乾燥脫屑,可伴角化及皸裂,指甲增厚,輕度瘙癢,病程緩慢,多發生於青年。
      • 濕熱阻絡-呈對稱性分布於頸項,耳後,面部,鼻周,四肢,胸背,夏天較重。早期可見毛囊性丘疹,摸之礙手,膚色如常,表面蓋有油膩性痂皮,日久可有色素沉著變暗,伴有臭味。
      • 津液輸布失調-皮膚廣泛性粗糙,頸後,軀幹,肘膝處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摸之堅硬礙手,伴有兩目乾澀,視物昏花,冬天較重。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教您看看面色唇色及眼神

    曾有病人問過筆者一個挺有趣的問題:當中醫是否懂得看面相?
     
    筆者跟她說,中醫的確懂看一點點,不過看的「面相」是反映人體的生理病理的狀態,臟腑氣血健康的情況,因為在中醫四診望聞問切當中,以望為首要,尤其是面色眼神,主要為其氣色形態,顏色光澤等。至於問姻緣財運事業等運程,筆者則愛莫能助了!
     
    望面部
    主要分為面形及面色:
    • 看面形:
      • 面形消瘦-脾胃不足,氣血失養,心脾兩虛,肝腎不足,陰精虧損
      • 面形臃腫-氣虛氣鬱水停
     
    • 看面色:
    可看面部的顏色與光澤,反映臟腑氣血狀態。正常面色為紅潤光澤,至於因應種族及季節的不同,面色可分為偏白,偏黃;亦有因陽光日曬過多,婦女懷孕時發生面部生理性色素沉著,面色為偏黑
      • 面色晃白
    面部缺乏血色而發白。陽氣虛則面色晃白而虛浮,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長,唇舌色淡;陰血虧虛則面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麻痹,月經量少,唇舌色淡
      • 面色萎黃
    面部黃而無光澤晦暗,多為虛証及濕証。
        • 脾胃氣虛,營血不足-面色萎黃,食欲不振,餐後腹脹,肢重疲倦,大便不調,頭髮稀疏黃軟,口唇色淡
        • 脾虛不運,水濕內阻-面色萎黃浮腫,四肢沉重,大便爛尿少,形體臃腫,女子帶下量多
        • 貧血者-面色萎黃,頭髮枯黃,手足麻木,指甲薄脆,月經量少
     
      • 面色晦暗偏黑
    多為腎虧及瘀血內阻。
        • 腎陽不足-面色晦暗,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爛
        • 腎精虧損-面色黑,耳朵焦乾,皮膚乾枯,形體消瘦,脫髮牙齒鬆動,口乾咽燥,五心煩熱
        • 瘀血內阻-面色黑,皮膚乾燥粗糙瘙癢脫屑,頭髮乾枯無光澤,月經不調,唇舌瘀暗
     
    望眼睛
    • 眼神
    眼睛正常為黑白分明,光彩清澈,有神,目得精血濡養則滋潤有眼淚,視物清晰,目得陽氣溫養則目有光彩,眼神明朗;目視無神主虛,精血虧虛及陽氣虛弱
    • 目色
      • 眼胞晦暗多為腎虧
      • 眼胞青色,脾胃有寒
      • 眼上下有青筋多為勞累精神不足,睡眠質素較差
      • 目眦淡白,眼睛無神為血虛
      • 眼白淡紅色為虛熱;眼白淡黃為脾虛泄瀉或有積滯
      • 肥大目黃為腸胃積熱;面白目黑為血脈空虛

    • 目形
      • 胞瞼腫脹,可為生理性衰老,皮膚鬆弛而致眼袋。上瞼腫脹為脾虛;下瞼腫脹為脾虛不運,水濕內停,老人腎氣不足
      • 上胞下垂,眼皮下垂,難以抬舉,先天性多為雙眼同病,多是遺傳或發育不良引起;後天性多為單側發病,多為創傷性或脾氣虛弱,中氣下陷,升舉無力,多為起病緩慢,上胞緩慢下垂,逐漸加重,仰視須仰首提眉,久則額部皺紋加深,甚則要用手提起眼瞼,才能視物,伴全身四肢乏力,怕冷氣短,下參見重症肌無力患者
      • 眼皮跳,為眼皮頻跳,牽及眉部,不能自主控制。一為視物過久後或失血過多後,肝血虧虛不能濡養眼瞼而生風(血虛生風),可伴眼乾澀痕癢,眩暈乏力,面色淡白等血虛症狀;一為因飲食勞累傷及脾胃,眼瞼屬脾,脾胃氣虛則不能制約眼瞼而無力,故眼皮頻跳,伴食少倦怠,短氣乏力。

    望口唇
    健康的人其口唇為紅潤豐滿,潤澤柔軟。以下口唇的顏色光澤形態為病理性:
    • 口唇色淡無光澤-血虛,陽虛血寒
    • 口唇薄鮮紅色-陰虛火旺,若色深紅者為實熱內盛
    • 唇色紫暗或有瘀點-心陽不振,瘀血內阻
    • 口唇色紅乾燥焦裂或出血-外感燥熱之邪,陰虛火旺
    • 口唇紅腫-脾胃熱盛,熱邪入侵,多食辛辣食物引起
    • 口唇萎軟不飽滿-脾胃傷,氣血生化不足

    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

    您屬於哪種體質及體型?

    人體的體質及體型除了因應高矮肥瘦及不同種族國籍而有所不同之外,亦受個人飲食及生活習慣影響。

    此外,中醫認為可從人體的五官頭面毛髮,精神體態,飲食排泄,性格情緒等各方面分辨出不同體質及體型,分別包括:平和型、陰虛型、陽虛型、痰濕型、濕熱型、氣虛型、血瘀型;肥胖(脾虛痰濕,脾胃實熱,氣滯血瘀,脾腎陽虛,陰虛內熱),消瘦(脾胃氣虛,胃火熾盛,氣血虛弱,肺陰不足,氣滯血瘀,肝腎陰虛)。

    不同體質之分別:
    • 平和型
    • 肥瘦勻稱,健壯,頭髮茂盛長而黑色,面色紅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口唇紅潤,四肢有力,耐受寒熱,性格多平和而開朗,胃口好,二便正常。
      • 陰虛型
      • 體型瘦長細小,面色偏紅或顴紅,面部常有烘熱感,眼白紅絲較多,常眼乾,鼻乾時流鼻血,口乾咽燥,喜冷飲食,唇紅微乾,肢體怕熱或手足心熱,性情急躁易怒,大便乾或便秘,小便短赤。
        • 陽虛型
        • 體型肥胖,頭髮易落,面色晃白無光澤,膚色柔白,眼胞晦暗,鼻頭冷或色青,口淡,手足不溫,腹部背部怕冷,倦怠,性格多沉靜內向,喜食偏熱食物,大便偏爛,小便清長。
           
        • 痰濕型
        • 體型肥胖,面色淡黃而暗,膚色白滑,鼻部色微黑,口黏膩或甜,肢體不爽或身重,嗜酒茶肥甘厚味,大便時黏滯不爽,小便時混濁。
           
        • 濕熱型
        • 體型肥瘦均見,面油面垢較多,易生粉刺痤瘡,膚色偏黃,鼻有油澤,鼻孔微乾,口乾苦,煩悶怕熱,性格急躁易怒,喜食肥甘厚味食物,大便燥結或黏滯,小便短赤。
           
        • 氣虛型
        • 多為瘦人,頭髮無光澤,面色偏黃或晃白,膚色偏黃,目光少神,鼻色淡黃,口淡唇色無光澤,易神疲乏力,耐受寒熱力差,多喜靜,懶言,食少不消化,或喜甜食,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乾結,或大便不成形,大便後仍有不盡感,小便正常或偏多。
           
        • 血瘀型
        • 多為瘦人,頭髮易脫落,面色黑或面頰部見紅絲,膚色偏暗,或見紅點,斑痕,皮膚粗糙,眼眶黑暗,鼻部色暗,口乾但不欲吞嚥,口唇淡暗紫,伴有疼痛時可見紅斑結節,性格抑鬱或急躁。 

        不同體型的分別:

        肥胖:

        • 脾虛痰濕
        多見於中年女性,體胖臃腫,身體沉重,懶於活動,面部浮腫,面色無光澤,胃口差,腹脹,大便稀爛,頭昏脹,倦怠,女性白帶較多。
        • 脾胃實熱
        多見於青壯年,形體健碩肥胖,肌肉結實,面色紅潤,經常感到飢餓,口乾舌燥,大便秘結,易於上火及患有高血壓。
        • 氣滯血瘀
        多見於女性,形體肥胖,性情急躁易怒,月經不調,大便偏乾。
        • 脾腎陽虛
        肥胖,肌膚鬆軟晃白,畏寒怕冷,神疲喜靜,足跟痛,脫髮,性功能下降。
        • 陰虛內熱
        肥胖,易上虛火,面時有烘熱感,頭暈眼花,心煩失眠,頭脹頭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耳鳴煩躁。


        消瘦:
        肌肉瘦削,體重過輕,形體單薄,體質較虛弱。
        • 脾胃氣虛
        形體瘦削,肌肉鬆軟,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稀爛,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
        • 胃火熾盛
        消瘦,多食易飢,渴喜冷飲,心煩口臭,口腔潰瘍,牙齦鮮紅,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 氣血虛弱
        消瘦,面色萎黃,口唇色淡,指甲頭髮乾枯無光澤,抵抗力差,易於感冒,失眠心悸,倦怠懶言,頭暈眼花。
        • 肺陰不足
        女性多見,形體瘦削,頸長肩削,胸廊扁平不充,性格抑鬱內向,五心煩熱,顴紅,口乾咽燥,月經不調。
        • 氣滯血瘀
        女性多見,形體消瘦,痛經,月經不調,平素易怒,抑鬱心情不暢,胃口差腹脹,大便秘或大便爛。
        • 肝腎陰虛
        多見於中老年人,消瘦,頭暈目眩,易患上高血壓,腰膝酸軟,失眠多夢,小便短赤,大便乾結。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 您屬於哪種體質及體型?


        2014年10月11日星期六

        面癱是中風的先兆嗎?

        早前有報導指某女藝人患上面癱,明顯影響了儀容及其工作,亦令她十分擔心自己是否中風及本病能否醫治等等。不論是面神經炎或中風所致的面癱也好,應於發病後及早醫治,以免延誤病情。筆者於本文主要討論面神經炎所致的面癱,以中醫角度簡述本病的治療對策。
         
        面癱又稱「口僻」,「口喎」,意思為患者的口眼向一側歪斜,面部表情肌活動障礙。不過,面癱不一定是中風的先兆,因為面癱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周圍性面癱,另一種是中樞性面癱,前者多為單純性面部肌肉呆滯,咀角與眼裂歪斜,四肢活動自如;後者則由於病及腦血管中樞神經,常伴有偏癱的中風表現。兩者分別如下:
         
        周圍性面癱 VS 中樞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

        中樞性面癱

        病因

        急性非化膿性莖乳突孔內的面神經炎,面神經麻痹;面部受冷風侵襲;發生於同側面神經核下;多見於青壯年

        腦血管疾病或腦腫瘤引起;發生於對側面神經核上;多伴中風發病史,

        症狀表現

        發病突然,初起耳後疼痛,繼而單側表情呆滯,面部表情肌癱瘓而出現額紋消失,眼不能閉合,露睛流淚,不能鼓腮,吹口哨,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流口水,咀角歪向健側,進食時常留有食物殘渣在齒頰間,亦可出現患側舌前2/3味覺減弱及聽覺過敏。

        伴有一側上下肢體癱瘓。肌肉癱瘓僅見於面部下半部,意思為皺額,蹙眉,閉眼無障礙,只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流口水,咀角歪向健側,不能鼓腮,吹口哨,而且多伴有語言不利,口齒不清等
        其實面神經(Facial Nerve)為腦神經第七對(CNVII),除了控制掌管臉部表情的肌肉之外,還與舌頭的前端2/3的味覺及來自耳朵的體感覺有關。當風寒之邪入侵,可導致面神經血管痙攣,缺血水腫,使面神經受壓,缺乏營養供給,引致神經變性而致病,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急性非化膿性炎症所致。
         
        發病第一周是黃金治療期,中醫治療處理的手法多採用針灸配合中藥,治則以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袪風散邪為主,常用選取穴位包括:
         
        • 印堂穴-在額部,在兩眉頭之間
        • 攢竹穴-面部眉頭凹陷中
        • 陽白穴-前額部,瞳孔直上,眉上一寸凹陷處
        • 迎香穴-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凹陷處
        • 下關穴-面部耳前方,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張口時下頜骨前移,凹陷則消失
        • 地倉穴-在面部,口角外側,瞳孔直下
        • 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寸,上下齒咬緊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 風池穴-在項部枕骨下,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間的凹陷 
        • 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若果病程日久,可因患側面部癱瘓的肌肉出現攣縮的情況,咀角反而偏向患側,面頰肌肉間歇性不自主跳動,此為「倒錯」現象。這種情況較難根治,而且針灸取穴及治則亦有所不同,應當注意。

        預防調攝:
        • 避風寒,注意保暖
        • 多休息,以免過勞
        • 注意保護眼睛,帶眼罩和滴眼藥水,以防結膜角膜發炎
        • 患側面部按摩熱敷
         

        2014年10月4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不同性質的皮膚分類

        中醫美容除了著重臟腑氣血陰陽的調和之外,其實治療時亦會參考一些現代醫學皮膚的知識,最常提及是不同性質的皮膚分類,相信一些讀者對日常皮膚護理都有一定認識吧!尤其是逛街時途經多種不同品牌的護膚品及化妝品商鋪時,總有一些售貨員或推廣員向您介紹不同產品針對不同皮膚性質,還提供免費皮膚測試及評估云云。

        有見及此,筆者嘗試於本文向讀者簡述從中醫角度分析不同皮膚性質及臨床症狀表現及辨証分類,不過請謹記必要時需咨詢中醫師,勿胡亂服用中藥啊!

        • 中性皮膚
        皮膚紅潤,且有光澤,不油膩不乾燥,細膩光滑,富有彈性,厚度適中飽滿,無粗大毛孔。對氣候變化不敏感,適應性強,較少患上皮膚疾患。中性皮膚多見於尚未發育成熟的少年及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反映了健康的臟氣血,陰陽平衡,五臟協調,氣血暢達,情緒平穩,飲食調節,二便通暢,機體功能正常。

        • 乾性皮膚
        皮膚細紋明顯,膚色或淡或暗,欠缺滋潤,無彈性無光澤,皮膚薄而乾燥,易生皺紋而早衰,容易皸裂,不耐風吹日曬,易生色斑及過敏起皮屑,多見於女性。

        可見三種分型:
          • 氣血虛弱-皮膚色淡,晃白乾燥,頭髮稀疏黃軟,口唇指甲無光澤,形體消瘦,抵抗力差,易於感冒,神疲乏力等。
          • 氣滯血瘀-性情抑鬱內向,皮膚乾枯,頭髮乾燥,面容憔悴,胸脅脹滿,喜嘆氣,月經失調,胃口不佳,口苦,胃脘疼痛,易生色斑等。
          • 陰虛火旺-性情急燥,面色晦暗乾燥,口唇偏紅,形體消瘦,頭髮脫落乾燥,睡眠差,口乾咽燥,手足心熱,大便乾結,小便偏黃等。

        • 油性皮膚
        皮脂分泌過多,皮膚油膩不爽,油光滿面,尤以額,鼻,下巴部為明顯,毛孔粗大,膚色較深,皮膚較厚,彈性良好,較少皺紋,毛髮濃密,耐冷熱耐曬,季節適應性強,毛囊口時有粉刺,易生痤瘡及感染。

        可見三種分型:
          • 脾胃健運-皮膚油膩,春夏尤甚,身體健康,形體豐滿壯實,胃口好,喜食濃味食物,大便調等。
          • 脾胃濕熱-皮膚垢膩不潔,素體陽盛,痰濕內蘊,形體豐滿,喜食濃味肥膩食物,食量大,常伴有胃腸功能紊亂,口腔反覆潰瘍,口臭體臭,腹脹,帶下黃黏,小便黃赤,大便不爽等。
          • 肝氣鬱結-面色晦暗油膩,情緒容易緊張,口乾口苦,胸脅脹痛,胃口不佳,睡眠差,大便乾結,月經不調等。

        • 敏感性皮膚
        皮膚乾燥或油膩,偏乾則皮膚較薄,偏油則皮膚較厚,粗糙瘙癢,易脫皮屑,亦同時兼有一些過敏症狀如哮喘,鼻敏感,濕疹等,皮膚怕風怕曬,易癢。因此,盡量避免使用化妝品,鹼性過強的洗面膏,洗髮露及沐浴露,各種揮發性的用品等,以減少致敏原。

        可見三種分型:
          • 濕熱內蘊-飲食不節,嗜酒或過食辛辣刺激,魚腥發物,傷及脾胃,濕熱內蘊,可見皮膚油膩痕癢不爽,粗糙,易於過敏,大便不調。
          • 血虛風燥-氣血虛弱,膚色晃白,皮膚薄而乾燥,血管顯露,形體消瘦,大便偏乾。
          • 瘀血內阻-膚色晦暗,皮膚乾燥瘙癢,易脫皮屑,口唇指甲瘀暗無光澤,皮膚粗糙不光滑。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不同性質的皮膚分類

        2014年9月27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六邪-風寒暑濕燥火

        六邪(六淫)為大自然六氣過盛並對人體有害,影響臟腑氣血陰陽並造成人體不同的病理狀態,邪氣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從中醫美容角度,六邪主要影響頭面部及皮膚,因此治療十分著重扶正袪邪,調和臟腑,然而各種病邪則有不同的病理表現:

        風邪
        風邪為百病之首,且變化多端,症狀表現多種多樣,發病消失驟起驟散,對皮膚美容影響最大。此外,風性升發,偏於向上向外,最易傷害皮膚及頭面五官,風邪可分為外風與內風,外風多為外界的病邪入侵人體,並引起一些病理改變,亦可兼夾其他病邪同時出現,如風寒、風濕、風燥、風熱等,故治療時應配合不同治則;內風多為體內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而生,主要為陰虛,血虛,血瘀化燥,熱邪極盛而成。

        風邪的病理表現可見皮膚劇烈瘙癢,皮損播散游走不定,脫屑色紅,乾燥粗糙,晦暗肥厚,頭髮乾枯易脫等。


        寒邪
        寒為陰邪,寒性收引,易傷陽氣,而頭為諸陽之會,因此當天氣寒冷或長時間受寒時,多涉及頭面部症狀,且可分為乾冷及濕冷兩種:乾冷則皮膚乾燥,粗糙脫屑,瘙癢皸裂;濕冷則令皮膚血管運動障礙,血循瘀滯,可見凍傷,凍瘡,寒冷性紅斑等。

        此外,寒邪分為外寒與內寒,外寒為實証,寒邪直入於裏;內寒為虛証,多由脾腎陽虛,寒從內生,失於溫煦身體。寒邪表現為功能性低下,面色晃白,精神不振,浮腫肥胖,畏寒怕冷,頭髮稀疏脫落等。


        暑邪
        暑天炎熱,濕度偏高,人體出汗會耗氣傷津,如不及時補充水分,皮膚則出現脫水乾燥情況,若長期處於空調環境,空氣的水分相對減少,亦令皮膚乾燥欠缺滋潤。而且出汗後如不及時疏導汗液,暑多挾濕,暑濕鬱蒸,皮膚的溫度及濕度增加,可見手足濕爛,汗疹,熱痱,毛囊炎,瘡癤,黃水瘡,癬等。

        此外,暑天太陽猛烈曝曬,過強的紫外線可嚴重傷害皮膚,使皮膚黑色素產生及沉著,形成色斑及膚色變暗。另一方面,紫外線亦損傷皮膚彈性纖維,令皮膚鬆弛下垂及彈性下降,產生皺紋,加速皮膚衰老。


        濕邪
        中醫認為,濕性重濁且黏滯,濕邪致病多為病程纏綿且反覆發作,時起時伏,難痊癒及病程長,濕邪亦兼夾風寒暑熱邪,故治療時應顧及多方面及療程需時較長。此外,濕邪可分為內濕與外濕,兩者皆影響皮膚,體形及精神狀況:

        濕鬱化熱上蒸,可見皮膚面垢眼垢較多且黏膩不爽,亦可引致濕疹,帶狀疱疹,脂溢性皮炎,痤瘡,臭狐體臭口臭,牙齒不潔,體癣等;脾失健運,痰濕內生,停滯積聚可見肥胖臃腫,神昏嗜睡,面色欠光澤,黃竭斑等。


        燥邪
        燥邪可分為外燥及內燥,外燥又分涼燥與溫燥兩種,分別為外感秋涼燥邪或溫熱燥邪而成;內燥多為人體津液陰血虧少,臟腑不足(肺胃肝腎陰虛)而成。不論外燥或內燥之邪,都可表現皮膚毛髮及鼻竅失於滋養的症狀:

        外燥可見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皮膚乾燥,皸裂粗糙,頭皮脫屑,頭髮枯黃,易開叉折斷,甚至脫髮;內燥可見肌肉消瘦,口乾咽燥,皮膚乾澀無光澤,毛髮乾枯,小便短少,大便乾結,心煩失眠,眼乾,指甲薄脆等。


        火邪
        火邪為溫熱之邪,多因為臟腑氣血失調,七情內傷,過食肥甘辛辣而生,然而火性炎上,多累及頭面部,也是化膿性皮膚病的病因。火邪所致的皮膚疾患種類很多,例如:

        火邪上犯則顏面丹毒(Erysipelas),口唇疱疹等;肺胃熱盛則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肝腎陰虛火旺,火燥互結則雀斑,黃竭斑等;肝鬱化火,風火搏結於皮膚則扁平疣等;脾胃積熱則形體肥壯,口臭,口腔潰瘍,尿赤便秘,皮膚油膩粗糙等;火熱蘊結皮膚則多為化膿性炎症,紅腫熱痛等。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六邪風寒暑濕燥火

        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氣血津液

        中醫一向十分著重人體氣血津液的功能狀態,這些都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功能及物質。中醫認為,氣屬陽,主功能性;血及津液屬陰,主物質性,血行於脈內,津液行於脈外。

        所謂「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生津、行血行津、攝血攝津,而血能生氣,津血同源,可見氣血津液之間關係密切,那在中醫美容方面各自擔當怎樣的角色呢?


        氣可分為「先天之氣」在腎、「水穀之氣」在脾、「自然清氣」在肺,而且在身體內發揮多種作用:
        • 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將氣血營養輸布至皮膚毛髮,四肢五官,使新陳代謝暢通。
        氣虛血瘀或氣滯血瘀則面色晦暗,皮膚乾燥,色素沉著,慢性濕疹,脫髮等
        • 溫煦作用
        氣的溫煦作用有助頭面五官,皮膚四肢抗御寒邪,維持正常氣血津液運行。
        氣虛失於溫煦則五官頭面皮膚不耐寒,四肢怕冷,面色蒼白,精神不振,或生凍瘡及蕁麻疹等;氣滯鬱而化熱則瘡瘍癤腫,口瘡口臭,煩躁失眠等。
        • 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就是皮膚對外邪的抵抗力,一旦氣虛其防禦功能減低,外邪則會乘虛而入。因此,氣的防禦作用決定皮膚病發病與否,發病後身體的反應,預後的輕重,如反覆的皮膚感染及皮膚過敏等。
        • 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就是保持皮膚水分,使血液不溢於脈外,以確保皮膚充足營養,以維持充盈飽滿且有助抗皺。氣虛失於固攝則出汗異常過多,皮膚乾燥,微細血管顯露或皮下出血等。
        • 氣化作用
        氣化作用就是通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使身體內的營養精華互相轉化及進行新陳代謝。氣虛氣滯則氣化失調,減慢新陳代謝,尤其是水液代謝較明顯,氣化不行,水濕內停則面目肢體浮腫,皮膚晃白不澤,頭髮稀疏脫落,形體肥胖臃腫,頭暈嗜睡,婦女白帶增多,月經不調等。



        血在身體的作用主要為營養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為神志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其生理病理的狀態主要分為兩方面,一為血的充盈度(血量的多少),二為血行的通暢度(血液循環)。

        然而,正常血液循環與血液充盈、脈管系統的完整性及通暢度、全身各臟腑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有關。此外,可從面色,肌肉皮膚及毛髮看到血的生理及病理功能狀態:
        • 正常健康狀態:面色紅潤、肌肉豐富壯實、肌肉和毛髮光滑
        • 血虛不能養神則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黃,口唇色淡,四肢麻木,頭髮稀疏黃軟,皮膚乾燥瘙癢等
        • 血瘀使血行不暢則膚色晦暗,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脫髮等
        • 血熱擾動心神則皮膚潮紅油膩,痤瘡,皮下出血,白髮脫髮,心煩失眠等
        • 血燥是由血虛或血熱日久而成,表現為皮膚乾燥,肌膚失養,皮膚瘙癢,脫屑皸裂,肥厚粗糙等。


        津液
        簡單而言,津液可理解為身體內的水分,其功能包括滋潤和濡養作用,化生血液,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排泄代謝產物,運載全身之氣。此外,津液使皮膚滋潤,膚色透亮有彈性,不易生皺紋,因此津液的生成及充盈多少對皮膚美容很重要。

        津液源於飲食水穀,是通過脾胃、大小腸吸收飲食中的養分而成的。一旦津虧陰傷,失於滋潤則皮膚乾燥脫屑,瘙癢皸裂,起細小皺紋,口唇乾焦脫皮,皮膚長期脫水提早老化;津液的代謝暢通及輸布,與肺、脾、腎、肝、三焦等臟腑有關。一旦津液氣化不行,積聚停留可見濕疹,囊腫,痤瘡,面目浮腫,皮膚結節紅斑等。



        2014年9月15日星期一

        溝酒飲 多傷肝

        溝酒飲 多傷肝 (都市日報 15/09/2014)

        誤喝過量

        香港人喜歡「飲番兩杯」,但小心對肝臟造成傷害。有註冊中醫師說酒精混熱壅滯,辛散溫熱,易傷脾胃肝膽,不少人更習慣將酒混合其他飲料,容易誤飲過多,或會引致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等。

        註冊中醫師石敏棋說,香港人對品酒有謬誤,認為每日飲少許就不會傷肝,又有人會將酒混以汽水、綠茶及糖漿,容易入口,不自覺地飲用太多,亦有人會忽略各種不同酒所含的酒精濃度,例如啤酒的酒精含量較低,令人掉以輕心。

        溝綠茶易飲酒過量

        中醫角度來說,飲酒過多會引致不同症狀,包括「黃疸」、「脅痛」,「嘔吐」,「痞滿」,「積聚」等。石敏棋表示,攝取過多酒精會使肝膽脾胃功能失調,產生痰濕及瘀血等,阻滯肝膽疏洩,形成酒精肝,甚至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等。

        四肢常乏力是先兆

        長期過度飲酒可損害肝細胞,發生反覆的脂肪變性及壞死。要知道肝臟有否異常,石指病徵包括四肢乏力,經常感到疲倦、皮膚變黃,尿血等。

        石敏棋稱輕症酒精肝沒特別症狀,患者可透過注意休息及生活習慣,自行戒酒,日常服用一些解酒護肝中藥,例如牛樟芝。她指牛樟芝性寒涼,有活血化瘀及解毒消腫效用,尤其適用於肝膽脾胃濕熱的人士,牛樟芝配合大豆有助健脾和中及補中益氣,可促進體內脂肪代謝及肝臟細胞更新。

        若大量吸收酒精後出現食慾減少,噁心嘔吐及發熱等,則可能是患上酒精性肝炎或酒精中毒,病情嚴重可引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要即時送院搶救。

        石敏棋呼籲飲酒要「一杯起,兩杯止」,如紅酒每日只可飲用約120毫升,啤酒分量則約300毫升,「為健康着想,飲酒要適量,唔建議一日一杯,最好係一星期唔好飲多過3日。」


        參考連結: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心肝脾肺腎與美容有何關係?

        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中醫美容著重由內至外全面診治各種皮膚容貌體態的問題,如人的神氣、頭面、眼耳口鼻、毛髮指甲、皮膚性質、皮損及多種皮膚病等。

        首先,中醫十分著重五臟,因為人體以五臟為中心,五臟的功能狀態可直接影響形體容貌外觀的表現。另外,人體內的氣血津液及外界環境等各種影響因素都是中醫美容診治考慮的範圍。就讓筆者透過本文先講解一下五臟與美容吧!


        從心看美容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可直接反映面色光暗及潤澤度。面色紅為血液充盈;面色潤為血脈暢達;心血不足則面色無華;心氣不足則面色晃白;心血瘀阻則面色瘀暗;心火血熱則面紅或易生瘡瘍。


        此外,心主神,與人的神氣有關,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觀。然而神的活動以心血為物質基礎,心血充足則人的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感覺靈敏;心血不足則精神衰退,健忘恍惚,多夢失眠,心悸;心火血熱則心煩不安,多夢失眠。

        參考中藥(養心,補血,安神):
        酸棗仁、丹參、龍眼肉、熟地、遠志等



        從肺看美容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主宣發衛氣津液。衛氣就像身體「保護層」,它源於脾胃,經肺的宣發分布至皮膚,故衛氣的完整性是皮膚美容的先決條件。若肺氣不足或肺氣鬱閉使肺失宣發,則衛氣虛弱或衛陽鬱滯致皮膚功能失常:
        衛氣虛則皮膚失養,肌膚不溫,易生凍瘡,汗出異常,皮膚抵抗力差,反覆感染,易瘙癢過敏,皮膚乾燥;衛陽鬱滯化熱易生斑疹,瘡瘍等。

        另一方面,津液可理解為體內的水分,肺宣發津液至皮膚對保持皮膚充足水分十分重要。肺氣虛弱不能宣發輸布津液時,則表現為皮膚缺水,皮膚乾燥起屑,衰老,產生細小皺紋,皸裂,唇焦等。

        參考中藥(宣肺袪風,補益肺氣,養陰生津):
        桑葉、白芷、黃芪、白蒺藜、天冬等


        從脾看美容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為後天之本及氣血生化之源。若長期脾胃功能失調可影響形體肥瘦,肌肉虛實及彈性,面色唇色等。脾胃積熱則皮膚油膩粗糙,肥胖,便秘,口臭體臭,痤瘡,酒渣鼻,皮膚容易過敏;脾胃虛弱則皮膚乾枯,面色萎黃,精神疲倦乏力,肌肉鬆弛下垂,口唇色淡無光澤。

        此外,脾主運化水液,參與水液代謝,水液停留可致皮膚敏感。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痰濕內盛則肥胖臃腫,嗜睡神疲,胸悶多痰,面色黃白,面部浮腫;脾胃濕熱則引致多種皮膚病,如斑禿,脂溢性皮炎,皮膚瘙癢,毛囊炎,濕疹等

        參考中藥(益氣健脾,化痰除濕):
        黨參、白朮、茯苓、陳皮、法半夏等


        從肝看美容
        中醫認為,肝主情志,藏血並調節血量,營養雙目及指甲筋腱,與月經有關。肝血不足則面色晃白,眼乾無神,視物昏花,指甲乾枯薄脆,關節屈伸不利,動作遲鈍;情志內傷,肝失疏泄則煩燥易怒,月經不調,月經疹,痤瘡,黃竭斑等;肝腎不足則加速人體衰老,面色憔悴晦暗,脫髮,聽力下降,眼花,腰膝酸軟;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則形體消瘦,皮膚乾燥晦暗,頭髮脫落乾枯,心煩失眠,黑眼圈,黃竭斑等;肝膽濕熱則面垢較多不潔,面色黃染,易生帶狀疱疹及婦科帶下病等。

        參考中藥(疏肝養血,滋養肝腎):
        桑椹子、枸杞子、女貞子、白芍、旱蓮草等


        從腎看美容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為先天之本及生命衰老之根。腎中精氣為人體生理性自然逐漸衰老的內在根據,通過後天的養生保健,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精神及作息調養,以後天養先天,延緩腎精衰退的速度,以達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腎精虧虛則駝背彎腰,活動不靈活,皮膚鬆弛,皺紋白髮脫髮,膚色暗啞無光澤,牙鬆脫落,眼朦健忘,聽力下降等。

        參考中藥(補腎益精,調補陰陽):
        制首烏、菟絲子、龜板、山茱萸、肉桂等

        2014年9月12日星期五

        口瘡飛滋赤痛引致茶飯不思?

        提起口瘡飛滋,相信不少港人都曾經試過這種「經驗」,最令人困擾就是進食時刺激患處加劇痛楚,尤其是口瘡位置在口唇或舌頭附近,令人疼痛無比。

        坊間亦有不少偏方治療口瘡,如西瓜霜、龜苓膏、廿四味、五花茶、野葛菜水、鹽水漱口等,其中一些方法的確有點效果,不過並不是人人皆宜,臨床上遇過一些病人用了以上方法後反而令口瘡情況加劇,這說明了口瘡並非一定屬於「熱氣」、「上火」,先要詳細了解患者的體質虛實,才可對症下藥以免弄巧反拙。

        口瘡的定義
        口腔黏膜反覆發生表淺、圓形或橢圓形小潰瘍,潰瘍患處有明顯疼痛,又稱口舌生瘡、口瘍等。病程一般較短,多為7-10天可自行痊癒。現代醫學稱本病為「復發性口腔潰瘍」。

        常見成因
        • 進食過多刺激性或溫度過高的食物,使口腔黏膜局部損傷
        • 一些物理性損害,如尖銳利器或過硬食物刮傷、患者不自覺咬傷口腔內壁
        • 一些牙科疾患如牙周病、蛀牙等,口腔內細菌積聚可引起局部黏膜發炎

        有關其他口腔黏膜疾病
        順帶一提,除了口瘡之外,口腔內不同程度的發炎及潰瘍性質可診斷為不同疾患,而且可伴其他症狀,臨床診治時應以茲鑒別:
        • 口糜(口腔黏膜糜爛成片,潰瘍範圍較大,可有特殊氣味及局部淋巴結腫大)
        • 可參考「感染性口炎」、「藥物過敏性口炎」、「多形性紅斑」等
        • 口疳(口腔黏膜及牙齦發生小水泡,繼而潰爛,好發於兒童,又稱熱毒口瘡。嚴重者滿口糜爛屬口糜範圍)
        • 可參考「疱疹性口炎」
        • 鵝口瘡(口舌黏膜佈滿白屑,形狀似鵝口,又稱雪口瘡或白口瘡。好發於嬰幼兒,發生於成人則屬口糜範圍)
        • 可參考「口腔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
        • 唇風(唇部腫脹,乾燥脫皮,皸裂出血,潰爛,滲出結痂等)
        • 可參考「慢性唇炎」、「口唇血管神經性水腫」
           
        証型分類
        從中醫角度,口瘡多屬熱証,不過亦要分清楚實熱與虛熱,還有不同臟腑熱,亦有部分患者屬脾胃虛弱型體質,他們往往飲服清熱解毒涼茶後會有反效果。因此,要仔細分清楚不同証型:


        • 心脾積熱(口瘡數目較多,面積較大或融合成片,潰瘍紅腫疼痛,潰瘍面為淺黃色)
        • 肺胃熱盛(口瘡發作迅速,分布廣,潰瘍面積小而數目多,色紅疼痛)
        • 肝鬱化火(口瘡常於經前或情志不舒時發作,口瘡或多或少)
        • 陰虛火旺(潰瘍反覆發作,面積不大,數目不多,邊緣稍紅,輕微灼痛)
        • 脾胃虛弱(潰瘍數目不多,疼痛不甚,癒合較慢,口瘡邊緣水腫,色淡或暗紅)
        調攝預防
        • 注意日常飲食種類,多吃蔬果,少吃辛辣油膩煎炸等「熱氣」食物,戒煙酒
        • 保持大便暢通以預防口瘡口臭,有助維持消化道的健康
        • 作息定時,以確保充足睡眠,有助促進新陳代謝及潰瘍癒合
        • 早晚用鹽水或漱口水漱口,以保持口腔衛生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口瘡飛滋赤痛引致茶飯不思?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