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僵蠶
|
地龍
|
性味
|
咸,辛,平
|
咸,寒
|
功用
|
疏散風熱,
熄風解痙,
散風止痛,
化痰散結,
袪風止癢
|
舒肺平喘,
熄風止痙,
袪風清熱,
通絡止痛,
清熱利尿,清熱降壓
|
備註
|
氣味俱薄,升多降少,輕浮而升
|
以下行為主
|
常用量
|
4.5 –
6g
|
6 –
10g
|
主治
|
風痰為患,絡道瘀滯,頭痛久久不愈者
高熱驚風,抽搐等症
口眼歪斜,三叉神經痛
偏頭痛 (血管緊張性頭痛)
支氣管哮喘 (過敏性哮喘)
中風後遺症,証屬髓虧瘀阻者
|
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
中藥對對碰: 僵蠶 & 地龍
2017年10月12日星期四
中藥對對碰: 石決明 & 磁石
|
石決明
|
磁石
|
性味
|
咸,寒
|
辛,寒
|
功用
|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
平肝潛陽,
重鎮安神,益腎納氣
|
備註
|
石決明為貝殼之類,磁石為礦石之類,
重墜之力益甚
石決明平肝為主,磁石滋腎為要,
有水木相生之妙用
有滋腎平肝,鎮驚潛陽,降低血壓之功
|
|
常用量
|
6 –
12g
|
10 –
30g
|
主治
|
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上擾,症見頭暈頭脹,目眩頭痛,
耳鳴耳聾,失眠多夢,頭重腳輕等症
高血壓病
|
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
中藥對對碰: 龍骨 & 牡蠣
龍骨
|
牡蠣
|
|
性味
|
甘,澀,微寒
|
咸,澀,微寒
|
功用
|
生用:平肝潛陽,
鎮靜安神
煅後:收斂固澀,
吸濕斂瘡,止血澀腸
|
生用:平肝潛陽,
軟堅散結
煅後:收斂固脫,
澀精止帶,制酸止痛
|
備註
|
體質沉重,黏澀
益陰之中潛上越之浮陽
|
為貝殼之屬,
體質重墜
益陰之中攝下陷之沉陽
|
常用量
|
15 –
30g
|
15 –
30g
|
主治
|
陰虛陽亢,以致心神不寧,煩燥不安,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耳鳴等症
高血壓病,証屬陰虛陽亢,肝陽上擾者
久瀉久痢諸症
小便不禁,遺精滑精,崩漏帶下諸症
脅下脹痛等症
咯血吐血,久久不愈者
|
2017年10月8日星期日
中藥對對碰: 女貞子 & 旱蓮草
|
女貞子
|
旱蓮草
|
性味
|
甘,苦,平
|
甘,酸,寒
|
功用
|
滋養肝腎,
強健筋骨,烏鬚黑髮
|
益腎養血,
涼血止血,烏鬚黑髮
|
備註
|
於冬至之日採
交通季節,
順應陰陽之妙用
|
於夏至之日收
交通季節,
順應陰陽之妙用
|
常用量
|
6 –
10g
|
6 –
10g
|
主治
|
肝腎不足,體虛有熱諸症
肝腎陰虛,血不上榮,以致頭昏目眩,失眠健忘,腿軟無力等症
頭髮早白,証屬肝腎不足者
陰虛火旺,迫血妄行,症見鼻衄齒衄,咯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頑固性皮炎
|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
中藥對對碰: 百合 & 知母
|
百合
|
知母
|
性味
|
甘,微寒
|
苦、甘、寒
|
功用
|
清心肺之餘熱,
斂氣養心
安神定魄,
潤肺止咳
|
上:清肅肺氣,瀉肺火,潤肺燥,除煩熱,止咳嗽
中:清胃火,除煩渴
下:瀉相火,滋腎燥
|
備註
|
氣味稍緩,
甘中有收
甘寒清潤而不膩,偏於補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偏於瀉
|
常用量
|
10 –
30g
|
6 –
10g
|
主治
|
陰虛或溫熱病後餘熱未清,以致頭昏,心煩不安,失眠,証屬心中鬱熱者
情志不遂,以致精神恍惚,不能自制等症
百合病(因七情鬱結,或大病之後,心肺陰虛而生內熱所致),症見神情不寧,沉默不言,欲睡不能睡,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似寒無寒,似熱無熱,口苦尿黃等
|
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
中藥對對碰: 酸棗仁 & 柏子仁
|
酸棗仁
|
柏子仁
|
性味
|
甘,酸,平
|
甘,辛,平
|
功用
|
養心陰,益肝血
清肝膽虛熱而寧心安神
|
補養心血,
寧心安神,潤腸通便
|
備註
|
宣通肝膽二經之滯,
以通利血脈,
清瀉虛熱
收斂肝脾津液,
補肝體制肝用
|
辛甘平潤,
氣香能通心脾
養心氣,潤腎燥,
安魂定魄,益智寧神
|
常用量
|
10 –
15g
|
10 –
12g
|
主治
|
血虛心失所養,心陽外越,以致心悸怔忡,驚悸失眠等症
各種心臟病心悸不眠者
兼治血虛津虧腸燥大便秘結等症
中風後抑鬱煩躁不安者
|
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
中藥對對碰: 茯苓 & 茯神
|
茯苓
|
茯神
|
性味
|
甘,平
|
甘,淡,平
|
功用
|
益脾寧心,利竅除濕
|
開心益智,安魂養神
|
備註
|
通心氣於腎,
使熱從小便出為主
入脾腎之用多
|
專導心經之痰濕而安魂寧神
入心之用多
|
常用量
|
6 –
10g
|
6 –
15g
|
主治
|
水火不濟,以致心慌,少氣,夜寐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