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2月9日星期六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醫診治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或鼻咽部及其鄰近器官的炎性病灶反覆發作所致,在耳科很常見。其臨床特點是耳中長期或間歇流膿,鼓膜穿孔,聽力減退。

本病一般分為單純型,骨瘍型,膽脂瘤型。亦可根據其症狀表現,將其分為慢性膿耳的普通型,頑固型及惡瘡型。

1. 普通型:(脾虛濕盛,清陽不升)
病機:多因脾虛中衰,氣血不足,清陽不升,濕濁上蒙清竅
症狀:耳中流膿為黏液性或黏膿性,一般無臭味,流膿多為持續性,患感冒時流膿增多。鼓膜穿孔在緊張部,大小不定,穿孔周圍有殘餘鼓膜,稱為「中央性穿孔」。經穿孔可見鼓膜內黏膜腫脹,增厚,色微紅或蒼白。耳聾一般不重,屬傳音性。全身症狀一般不明顯,可有面白氣短,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症。
治則:補脾益氣,升舉清陽
方藥: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若兼面黃消瘦,視物模糊等症,則為氣血兩虛,宜氣血雙補,方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

2. 頑固型: 病機:多因腎虛火旺,腎虛則髓少,骨質易受邪毒侵蝕,相火上炎則膿少而臭
症狀:耳中分泌物呈膿性,量較少,多有臭味。鼓膜的穿孔邊緣有一部分已達鼓溝,稱為邊緣性穿孔。有時穿孔在鬆弛部,並有聽骨鏈壞死。經穿孔可見鼓室內有肉芽或息肉。有較重的傳導性聾。有時伴頭痛,眩暈等症狀。有時因引流不暢,易引起并發症。此型患者所見膿少,頭痛,眩暈等症及常常伴見心煩,咽乾,五心煩熱,多屬腎陰不足,相火上炎。
治則: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湯,大補陰丸

3. 惡瘡型:
病機:腎陰不足,肝火上炎
症狀:分泌物少,有特異的惡臭。鼓膜穿孔在鬆弛部,或緊張部邊緣性。如為袋狀內陷而形成膽脂瘤者,應仔細察看鬆弛部有無小痂皮,清除痂皮後,如見邊緣性小穿孔,且穿孔內未顯露膽脂瘤物,可用探針探入囊內,如探出白色腐臭物質,即可確診。穿孔大者,通過穿孔可見灰白色鱗片狀或腐乳狀物質,其氣味極臭。聽力減退較甚,早期為傳導性聾,晚期若影響耳蝸,則可見混合性聾,病變侵蝕迷路,可出現局限性迷路炎症狀。本型的膿臭,眩暈是因肝膽之火上炎,熱毒內熏所致。
治則:鎮肝清熱
方藥:加減梔子清肝湯,加減龍膽瀉肝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