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

熊貓眼及眼袋令雙眼跌Watt?(眼袋)

眼袋屬「眼瞼非炎性水腫」,中醫又稱「胞虛如球」,指眼瞼浮腫,皮色如常。最常見的原因有腎病,貧血,營養不良,血管神經性水腫及某些中毒性感染性全身疾病。中醫則認為本病與脾有很大關係,病因為脾虛水停,上泛於目;心脾兩虛,思慮過度,氣血運行無力,致胞瞼虛腫。

  • 內治法
    • 脾虛氣弱(胞瞼虛腫,反覆發作,眼倦不欲睜開眼,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欲減少,大便不調,白帶量多)
    • 中藥: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白扁豆,白豆蔻,砂仁等

    • 心脾兩虛(胞瞼腫脹,目暗無神,失眠,心悸,健忘)
    • 中藥:酸棗仁,龍眼肉,黃芪,大棗,遠志等

    • 脾腎陽虛(胞瞼腫脹,眼袋明顯,或有面腫,腰膝冷痛,畏寒怕冷,小便頻)
    • 中藥:制附子,肉桂,淫羊藿,菟絲子,仙茅,杜仲等

  • 外治法
    • 中藥外敷:丹參15g,紅花10g,當歸15g,菊花10g,煎汁,濕敷眼瞼

護理調攝:
  • 限制水及鹽分的攝取量,平時可多吃西瓜,冬瓜,番茄,新鮮水果等低鹽食物
  • 適量運動,促進水液代謝及血液循環
  • 注意全身情況,及時治療原發性疾病
  • 如屬生理性,則無需治療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熊貓眼 令雙眼跌Watt?

2014年11月26日星期三

熊貓眼及眼袋令雙眼跌Watt ? (黑眼圈)

一談及中醫美容,很多病人(尤其是女士)都問筆者有什麼靈丹妙方或有效穴位可以快速去除黑眼圈及眼袋,亦有很多人認為黑眼圈及眼袋跟腎虛有莫大的關係,話雖如此,其實從中醫的角度這兩個問題未必一定是腎虛,因為可涉及心,肝,脾,痰飲,瘀血等,故此需詳細分析不同的証型以作出最合適的治療。


黑眼圈
黑眼圈是眼眶周著色過度或眼瞼被動性靜脈充血,是一種以眼眶周圍皮膚顏色加深,形成黑色環狀為特徵的疾病。本病多見於成年人,伴有家族史傳統性,且多為對稱性分布於上下眼瞼,並可伸延於眉部及顴部,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或體質虛弱。

病因:
  • 肝腎不足-先天體弱,腎水不足,虛火上炎,肌膚失於養潤
  • 瘀血內停-五勞七傷,久病入絡,或肝鬱日久,瘀血內停,阻塞脈絡,眼瞼可隱見青黑之色
  • 痰飲阻絡-肺脾氣虛,痰濕內盛阻絡,形體虛胖,肝脾不和,痰濁內停
  • 暫時性-因勞累,失眠,熬夜所致,足夠休息後可減緩

現代醫學認為,黑眼圈可能與遺傳,內分泌及代謝障礙,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心血管疾病,腎炎,微循環障礙,慢性消耗性疾病有關。眼瞼周圍的皮膚很薄,皮下組織疏鬆,過度勞累,睡眠嚴重不足的人眼瞼長期緊張收縮,可引起血管充血和靜脈回流不暢,引起黑眼圈。

治療:
  • 內治法
    • 肝腎不足(眼周青黑,失眠健忘,心悸,腰膝痠軟,五心煩熱,多見於體型瘦削,膚色晦暗的中年人,可伴有家族史)
    • 中藥:知母,黃柏,生地,山茱萸,龜板,鹿角膠等

    • 瘀血內停(雙眼暗黑,欠缺光澤,目無神采,皮膚乾燥,瘙癢脫屑,少腹疼痛,月經不調)
    • 中藥: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地龍,全蝎,赤芍等

    • 痰飲阻絡(眼圈浮腫並帶有藍色,面色晃白,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大便不調,白帶量多,胸悶多痰,骨節痠痛,多見於體型肥胖的人)
    • 中藥:陳皮,茯苓,白朮,桂枝,法半夏,絲瓜絡等

  • 外治法
    • 中藥外敷
紅花10g,赤芍15g,艾葉15g,防風15g,煎汁,貼敷眼瞼,一星期可敷兩次
    • 局部眼周按摩
    • 眼周穴位參考:
      • 睛明穴-面部,目內眦角稍上方凹陷處,當上瞼部眼眶內側緣與眼球之間空隙部
      • 攢竹穴-面部眉頭凹陷中
      • 瞳子髎穴-面部目外眦旁,眼眶外側緣處
      • 絲竹空穴-面部眉梢後凹陷中
      • 太陽穴-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眦之間,向後約一寸的凹陷處
      • 四白穴-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當目中線上,眼裂下瞼緣下一寸,鼻尖與目外眦連線的中點
      • 陽白穴-前額部,瞳孔直上,眉上一寸凹陷處

    • 刮眼眶法
    左右手食指屈成弓狀,以第二節的內側面緊貼上眼眶,自內而外,先上後下刮眼眶,重覆進行,酸脹為宜
     
護理調攝:  



  • 生活規律,充分睡眠和休息,是預防及消除黑眼圈的根本
  • 加強運動鍛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保持情緒舒暢
  • 飲食營養均衡,可多吃黑芝麻,花生,黃豆,栗子,新鮮蔬果等
  • 由於眼瞼皮膚容易缺水及油脂,故需常用眼霜及眼部啫喱膏按摩眼周皮膚以補濕
  • 若長期眼圈發黑,且伴精神不振,形體日漸消瘦,應盡快作全面身體檢查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熊貓眼 令雙眼跌Watt?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中醫幫您解決暗瘡痘痘的煩惱!

踏入青春期,很多人都試過長暗瘡(青春痘),通常都會喝涼茶或吃龜苓膏以清解熱毒,不過療效好壞參半,畢竟每個人的體質有所差異,然而暗瘡的病因並非一定是熱毒內盛,因此中醫講求辨証論治,因應不同証型而理法方藥。本病中醫又稱「肺風粉刺」及「痤瘡」,主要發生於面部,背部及上胸部,以粉刺,丘疹為主要表現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主要發生於青少年時期,若病情較重者,可出現膿疱,結節,囊腫膿腫,恢復期可出現毛孔粗大及萎縮性瘢痕。
 
痤瘡的發病原因很多,包括:
  • 不良的飲食習慣-過食辛辣濃味,油膩煎炸,多糖多鹽,刺激性食物(如濃茶,咖啡,奶茶,酒精,巧克力等),使體內肺胃鬱熱,熱邪上蒸於顏面部
  • 先天體質偏熱-素體血熱偏盛或虛火過旺,若睡眠不足,情志內傷,化熱化火,氣血壅滯於肌膚,積成丘疹粉刺
  • 體內內分泌紊亂-體內雄激素偏高或對雄激素敏感,雄激素使皮脂腺肥大,油脂分泌過多,鬱積於毛囊引致炎症
  • 皮膚護理不當-青春期油脂分泌過盛,再加上溫度及濕度偏高,皮膚不潔附著塵埃及汗液,若沒有適當清潔皮膚,則容易堵塞毛孔引致毛囊炎

証型分類:
  • 肺胃熱盛(丘疹色紅,可伴膿,以前額及鼻周為主,疼痛,多見於油性皮膚,為本病初期,病程較短)
中藥:枇杷葉,連翹,桑白皮,黃連,甘草,生石膏,紫花地丁等
  • 濕熱鬱蒸(皮膚油膩,丘疹膿疱結節較多,以面頰及下巴部多見,發病面積較大)
中藥:茵陳,敗醬草,生苡仁,夏枯草,浙貝,白花蛇舌草,厚朴等
  • 熱毒壅盛(面部發熱發紅疼痛,丘疹膿疱結節較多,時有黃膿液排出)
中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
  • 痰瘀互結(痤瘡丘疹日久不愈,面部反覆出現大小不一的結節,囊腫及瘢痕,瘡面暗紅或紫暗,為本病後期,病程較長)
中藥:當歸,赤芍,陳皮,法半夏,昆布,桃仁,紅花等
  • 沖任失調(女性多見,痤瘡日久,反覆發作,以兩頰為主,皮疹炎症不明顯,膚色暗淡或晃白,可有色素沉著,伴月經不調,四肢倦怠)
中藥:益母草,白芍,蒼朮,丹皮,柴胡,淮山,車前子,白芷等


備註:
  • 以上各証型可加入女貞子,旱蓮草,以滋陰補肝腎,調理陰陽
  • 女性患者多伴有月經不調,可適當加入一些疏肝調經的中藥,如當歸,香附,丹參,柴胡,白芍等
  • 面部發紅,日久難退者,可加雞冠花,玫瑰花,炒槐花,生石膏等
  • 膿腫脹痛較重者,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虎杖等
  • 囊腫結節為主者,可加皂角刺,昆布,浙貝母等
  • 皮膚較油膩者,可加五味子,山楂,茵陳,虎杖等

中藥潔面法:
用法-每種中藥10-15克加水煮10-15分鐘,取汁待涼,直接用作洗面,避開眼、鼻、口部。
  • 清熱解毒-槐花,蒲公英,菟絲子,大青葉,金銀花等
  • 消腫散結-馬齒莧,陳皮,昆布,浙貝母等
  • 減少油脂-蘆薈,地榆,虎杖,山楂,荷葉等
  • 減斑退色-杏仁,僵蠶,天冬,冬瓜仁,白蘞,白醋等

護理調攝:
  • 飲食宜忌-忌肥膩濃味甜味辛辣食物,宜飲食清淡
    • 不宜多吃:
      • 加工食品-火腿,香腸,乳酪,臘肉,巧克力等
      • 高脂食品-牛油,全脂奶,肥牛肉,肥豬肉,醃魚,油炸食物等
      • 高糖食品-面包,蛋糕,糖果等
      • 辛辣刺激物-辣椒,胡椒,芥末,酒精等
      • 其他-貝殼類海鮮,咖啡,奶茶,雪糕,堅果等
    • 宜食:
      • 改善血液循環的食物-生麥芽,山楂,西芹,黑木耳等
      • 增強皮膚抵抗力的食物-冬菇,百合,生苡仁等
      • 減少油脂分泌的食物-各種新鮮水果蔬菜,白蘿蔔,紅蘿蔔,番茄,綠茶,青瓜等
      • 有助抗感染的食物-冬瓜,絲瓜,綠豆,赤小豆,苦瓜等
  • 除掉不良習慣-不可擠壓痤瘡,以免毛囊內容物擠入周圍的表皮中,使本來沒有炎症或炎症很輕的皮疹加重,可轉變為凹凸洞疤痕
  • 高溫潮濕的季節與環境,劇烈運動,增加皮脂腺分泌,加劇炎症性痤瘡。因此,當痤瘡病情處於進展階段,炎症明顯,膿疱較多時,建議暫時停止劇烈運動,同時配合勤洗臉以保持清潔
  • 充足睡眠,情緒舒暢,運動出汗後,不宜冷風吹面及冷水洗面,宜用溫水洗面,不宜用油性化妝品

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冬天濕暖有何食療防身?

冬天濕暖有何食療防身? (經濟日報 19/11/2014)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訓厲頸」怎麼辦?(落枕)

步入秋冬季節,臨床上除了常見傷風感冒之外,都有一些病人因「訓厲頸」前來求診,這往往與睡眠質素有密切關係。本病除了影響患者的頸部活動功能之外,還會一定程度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而且部分患者因頸部肌肉局部痙攣及疼痛較甚而使頸部偏向患側,多多少少影響了儀容,所以不容忽視「訓厲頸」啊!

其實所謂「訓厲頸」,又稱「落枕」或「失枕」,臨床上以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直,痠脹疼痛,頸部屈伸旋轉活動明顯受限為主,情況輕者可於一周內自行痊癒,不過一些嚴重疼痛者可放射至頭部及上肢,而且超過一周以上未能痊癒,則建議進行針灸及推拿治療。再者,本病為單純的肌肉痙攣,若經常發作者,應注意患者頸椎病先兆的可能性。

常見病因:
  • 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頸項肌肉柔軟度減低
  • 枕頭過高或過低,使頸項肌肉過於緊張或承托力不足
  • 睡姿不良,肌肉未能於睡覺時得到適當的放鬆
  • 睡覺時頸肩部暴露,感受風寒,氣血凝滯,經絡痹阻,肌肉拘攣疼痛
  • 頸部突然扭轉或肩部負重後,致局部肌肉扭傷或痙攣,明顯外傷史

症狀表現:
  • 一側或兩側胸鎖乳突肌痙攣,僵硬緊張,疼痛及壓痛,重者可波及斜方肌與肩胛提肌等
  • 患者頭向患側傾斜,下巴轉向健側
  • 頸部屈伸,側屈,轉動活動明顯受限,尤其是患側,疼痛甚至放射至頭部,上背部,上臂部
  • 如有外傷史,建議患者照X光以排除骨折,脫位及頸椎病

局部肌肉按摩:
輕揉按摩疼痛局部,不宜用強烈手法,尤其是疼痛甚者及不能轉動頸部者。落枕主要涉及以下肌肉:
  • 胸鎖乳突肌-起於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止于顳骨的乳突。當頸稍前屈,面部轉向一側時,可見胸鎖乳突肌隆起
  • 斜方肌-起於頭枕骨底部及頸椎,經過背部和肩部連接到肩胛骨和鎖骨,斜方肌負責將頭部和肩部向後拉
  • 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肌肉向上部位於胸鎖乳突肌深側,下部位於斜方肌的深面,為一對帶狀長肌,起自C3及C4頸椎的橫突,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主要用作上提肩胛骨

治療選取穴位:
中醫認為,寒性收引,使筋脈拘攣,然而落枕多為感受風寒而起,而且寒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使經絡不通,不通則痛,因此治療時以溫經通絡,溫陽通督為主。(督脈位於人體背部正中線,主一身的陽氣)
  • 風池穴-在項部枕骨下,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間的凹陷
  • 大椎穴-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 後溪穴-握拳,手掌尺側,第5掌指關節後方赤白肉際處(可同時配合頸部肌肉牽拉運動)
  • 申脈穴-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處
  • 肩井穴-在肩上,前面直下為乳頭,在第七頸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 肩中俞穴-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旁開2寸處

護理調攝:
  • 晚間睡覺時蓋被子至肩頸部位,以免感受風寒而著涼
  •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急性發作或疼痛甚者可選擇厚毛巾承托頸椎向前的生理曲度,以代替枕頭
  • 平時可多作頸肩部拉筋柔軟操,以提高局部筋腱的柔軟度,減少肌肉痙攣的機會
  • 局部肌肉按摩時,可選擇於洗澡後或配合局部熱敷,可利用熱力加速血液循環及有助鬆弛肌肉

新報副刊專欄:【中醫有理】「訓厲頸」怎麼辦?
 

2014年11月10日星期一

秋冬降臨,手足皸裂倒刺隨之而來!

每逢秋冬季節,因為天氣溫度濕度急降,相信很多讀者(尤其是女士們)都開始注意皮膚「補水」的問題,尤其是面部肌膚是不容忽視的一環!不過,除了面部皮膚護理之外,另一方面應當注意手足部的皮膚,因為隨時出現皸裂乾燥脫水問題,然而手足部卻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部份。因此,筆者嘗試討論一下手足皸裂及倒刺的問題吧!


手足皸裂
手足皸裂又稱「皸裂瘡」,「裂口瘡」,為手掌及足跖部(足背)皮膚增厚,乾燥粗糙,甚至皸裂,出血,疼痛等,以拇指及食指指腹,足跟及其兩側最為多見,好發於秋冬寒冷乾燥天氣。
 
常見病因:
  • 天氣寒冷,汗腺及油脂腺分泌減少
  • 物理性摩擦,刺激皮膚表面,多見於因工作關係經常洗手的患者,或經常穿著硬皮鞋或沒穿襪子等
  • 化學性刺激,使皮膚乾燥,彈性下降而產生皸裂,多見於從事清潔行業,家庭主婦或經常要接觸化學品的裝修工人,洗澡或洗手時用過熱的水患者
  • 應當注意本病的皸裂情況可發展至其他疾病,如魚鱗病,手足癬,慢性濕疹,手掌足跖角化等
 
証型分類:
  • 血虛風燥-多發生於手掌手背,指尖足跟等肥厚堅硬的皮膚,伴出血疼痛,皮膚乾燥,秋冬加劇,多見於勞動工人及家庭主婦
中藥:制首烏,黃精,夜交藤,當歸,熟地等
  • 血熱風燥-多發生於肘膝關節伸側,腰背臀部,初起為紅斑,表面常有白色皮屑瘙癢,日久皮膚皸裂,多因素體血熱,外感風熱,多食辛辣上火食物所致
中藥:丹參,丹皮,赤芍,地榆,玄參,紫草等
  • 脾虛濕困-多發生於手掌心手背,足背等,呈對稱性,皮膚暗色肥厚,表面乾燥脫屑且疼痛瘙癢,多因飲食失節,脾濕內生所致
中藥:生苡仁,蔻仁,白朮,茯苓,車前草,白扁豆等
 
 
外治法:
可用中藥煎汁浸流皸裂患處,有助潤膚化燥保濕。此外,於浸泡後應適當塗上潤膚露提高效果
  • 陳皮20g,蔥白6-8小段,煎汁,趁熱浸泡患處10-15分鐘,每日一次
  • 陳皮10g,黃精15g,地榆15g,威靈仙20g,金毛狗脊20g,紅花10g,煎水,趁熱浸泡患處10-15分鐘,每日一次

調攝護理:
  • 加強皮膚護理,平時少用鹼性過強的洗衣粉及肥皂,適當時應減少洗手次數。洗手後應及時塗潤膚露,外出時可帶手套及穿襪子
  • 因工作關係而引起的皸裂,應加強保護,盡量避免手足直接接觸水泥,石灰,鹼性物質或粗糙,乾燥,吸水,脫脂的物理性或化學性刺激,病情嚴重者建議考慮轉工


倒刺
中醫又稱「逆剝」,「肉刺」,表現為手指足趾爪甲邊緣的皮膚,枯剝倒卷而翹起,常見於手指,多由於皮膚太乾燥,角質層有裂縫所致,亦是缺乏維他命A,B,C,E及鋅的表現。

中醫認為本病多見於脾胃積滯,消化不良的兒童,血虛血瘀風燥,皮膚粗糙的成人。處理方法可分為內治法及外治法:
  • 內治法
針對患者不同臟腑氣血証候而辨証施治,常用中藥:
    • 蒼朮,厚朴,炒谷芽,炒麥芽,神曲,枳實等(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 制首烏,黃精,夜交藤,當歸,熟地等(補血和血,熄風潤燥)

  • 外治法
細辛15g,艾葉30g,煎汁溫泡患處10-15分鐘,並用指甲鉗把倒刺剪掉,修理好指甲四周邊皮膚,再塗上潤膚露


調攝護理:
  • 保証手部的清潔,洗手後塗上潤膚露,尤其是手指端
  • 飲食調養方面,攝取足夠營養,以滋潤肌膚,平時可多吃紅蘿蔔,哈密瓜,蛋,芝士,牛奶,杏仁,各種新鮮水果,深綠色蔬菜,海產等
  • 患處避免接觸不潔物,以免細菌感染引致甲溝炎
  • 經常修剪指甲,並用指甲剉把指甲邊弄平圓滑
 

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中醫美容:皮膚乾燥脫皮、皮膚肥厚色斑等,這是什麼回事?

踏入秋冬季節,溫度與濕度驟然降低,這對皮膚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例如皮膚乾燥脫皮、皮膚肥厚甚至有色斑等,尤其是敏感性皮膚,因此作出適當的皮膚護理是十分重要。

不過,一些皮損的性質及嚴重程度並非單憑護膚品可以解決問題,然而從中醫角度,不同皮膚的皮損表現可反映出人體的臟腑氣血陰陽的病理性狀態,故必需明確臨床診斷及作出相應的治療,別以為一支潤膚霜可以「走天涯」,建議服用任何中藥前請咨詢中醫師。

  • 皮膚脫屑
脫屑就是脫落的表皮細胞,又稱皮屑或鱗屑。生理性脫屑為每隔一個月表皮細胞更換一次,其產物為角質層,但病理性脫屑分為乾性及油性,乾性脫屑多因血虛或血熱致肌膚失養,血虛風燥則見皮屑細小乾燥呈白色,層層脫落,皮膚乾燥,冬天較甚;血熱風燥則見皮疹呈淡紅,表面皮屑不多,呈多層性且抓之有點狀出血。油性脫屑多為濕熱,則見斑塊深紅色,或為堅硬的毛囊性丘疹,觸之棘手,油性皮膚,膚色如常,夏天較嚴重,皮屑油膩或結成灰色厚痂,時有膿疱,伴臭味。


  • 皮膚肥厚
皮膚表面局限性變厚乾燥。
    • 脾虛血燥-皮膚肥厚乾燥,瘙癢明顯,呈暗紅色,有脫屑滲出。
    • 血虛化燥-皮膚粗糙肥厚,多發生在頸部兩側或眼瞼部,呈暗淡色,時瘙癢。
    • 風濕蘊阻-皮膚色稍黑,表面粗糙肥厚,多發生在四肢伸側,陣發性瘙癢,入夜尤甚。
    • 氣滯血瘀-皮色暗紅,增厚及溝紋明顯,抓後滲出,多發生於皮膚受壓迫部位,如腰臀部。
 

  • 皮膚紅斑
皮膚出現紅色改變,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
    • 陰虛火旺-斑色鮮紅,呈錢幣形或蝴蝶形,對稱分布於面頰,顴部,鼻兩側,耳,口唇,頭皮,手背等,兼有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目眩耳鳴等。
    • 脾不統血-雙小腿出現針尖樣大小的淡紅色斑點,病程長反覆發作,兼有四肢乏力,神疲倦怠,腹脹胃口差等脾虛症狀。
    • 血熱風燥-發病急,多見於肘膝關節伸側,頭皮,軀幹,紅色斑點上可蓋有白色皮屑脫落,伴心煩易怒,口乾舌燥,大便秘結等。
    • 風邪外束-多發於春秋,初起於胸背,上肢及腹部,紅斑多伴有白屑,後發展至頸膝,大小不一,呈對稱性及瘙癢。
    • 風熱所傷-多發於春秋,初起外感風熱,及後發於面部及手足背部,圓形鮮紅色斑,邊緣微隆起,中心凹陷,有小水泡。

  • 皮膚紫斑
皮膚出現紫色改變,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
    • 血熱妄行-青少年多見,發病急,紫斑發無定處,以小腿伸側多見,壓之不退色。
    • 濕熱下注-女性青年多見,多發於大小腿部,呈紫紅色,伴硬結疼痛,周圍可有輕度腫脹,硬結消退後不留痕跡。
    • 脾不統血-皮損紫暗平塌,反覆發作,病程較長,伴面色萎黃無光澤,食少倦怠,思慮勞累過度及久病體弱則令症狀加重。
    • 瘀血阻滯-多為「紫印」,「胎記」,自幻或青春期開始發病,無明顯誘因,有家族史,進展緩慢,無全身症狀,皮膚表面光滑,可發於胸背,腰腹,四肢面部等。
    • 寒凝血滯-好發於面部,鼻部,耳廓,手足背,多見於青年女性,冬天較重,局部可有疼痛感。

  • 皮膚黑斑
皮膚出現點狀,網狀,片狀黑斑,不高出於皮膚,摸之不礙手。黑斑較褐色斑深而濃。
    • 肝鬱氣滯-黑色斑片對稱性分布於面部,額部,顴部,可累及上唇。病情較重,治療較難。
    • 瘀血內停-多為先天性,多發於單側眼瞼,顴顳,面部,邊緣淺色而中心深色。
    • 脾虛不運-黑斑見於面部,前額,耳後前臂,腋窩,呈成片出現,伴胃口差,神疲倦怠,腹脹大便爛等脾虛症狀。
    • 腎陰不足-黑斑多見於面部,前額,頸,手背,前臂,臍部,如針尖粟米大小樣。

  • 肌膚甲錯
皮膚發生局限或廣泛的乾燥粗糙,摸之礙手,像魚鱗蛇皮的變化。
    • 血虛風燥-皮膚逐漸變成灰色,乾燥粗糙,狀如蛇皮,白色鱗屑且有溝紋,摸之礙手,以四肢伸側為甚,但少見於面部,冬天較重,伴有口乾咽燥,汗液減少。
    • 血熱風燥-皮損初起為粟米大小堅硬的丘疹,摸之礙手,色紅成片,多發生於肘膝伸側,可見於全身,皮膚乾燥脫屑,可伴角化及皸裂,指甲增厚,輕度瘙癢,病程緩慢,多發生於青年。
    • 濕熱阻絡-呈對稱性分布於頸項,耳後,面部,鼻周,四肢,胸背,夏天較重。早期可見毛囊性丘疹,摸之礙手,膚色如常,表面蓋有油膩性痂皮,日久可有色素沉著變暗,伴有臭味。
    • 津液輸布失調-皮膚廣泛性粗糙,頸後,軀幹,肘膝處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摸之堅硬礙手,伴有兩目乾澀,視物昏花,冬天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