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星期三

不打網球也有機會患上的「網球肘」

網球肘,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病名,筆者臨床上遇到一些患者總是嘗試過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服食止痛藥、外塗止痛藥膏、物理治療、跌打按摩、中藥外敷外洗等,效果程度各有不同,然而筆者多用針灸療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及提高肘關節功能,且筆者主要採用兩種針法:肘關節局部穴位及腹針療法,尤其是腹針療法的效果明顯,本文嘗試結合病例分享網球肘的治驗吧!


肱骨外上髁炎
現代醫學上稱網球肘為肱骨外上髁炎,又稱肱橈滑囊炎、前臂伸肌群附著點勞損。中醫則稱本病為「痹証」,多由於正氣不足,感受風邪、寒邪、濕邪、熱邪引起的。

本病可因急性扭傷或拉傷而引起,但多數患者發病緩慢,一般無明顯外傷史,多見於需反覆作前臂旋轉,用手伸腕的人,多見於右側。當年齡增長,纖維結締組織開始退行性變,彈性減退時,則損傷的機會大為增加。

肱骨外上髁為肱橈肌及前臂伸肌總腱附著部,若前臂在旋前位腕關節經常作背伸性活動(猶如打網球時反手拍打動作一樣),可將其附著部位的軟組織牽扯發生損傷,引起局部出血黏連,導致炎症及疼痛。若果伸肌腱附著點骨膜下出血,可導致骨膜炎;伸肌腱附著點發生撕裂,導致創傷性炎症及纖維組織炎。


症狀表現
患者肘後外側痠痛,尤其在旋轉背伸、提拉、推前等動作時疼痛尤甚,患肢不能用力握持物件或擰乾毛巾,同時向下放射至前臂,局部可呈輕微腫脹,前臂旋轉及握物無力,握拳伸肘時疼痛加劇。肱骨外上髁處及肱橈關節處明顯壓痛,沿伸腕肌行走方向有廣泛壓痛,伸肌抗阻力試驗陽性。


中醫針內灸治療網球肘
從中醫角度,本病的治則為舒筋活血,溫經通絡,袪風散寒,除濕止痛等。筆者臨床上主要採用腹針療法並配合肘部穴位針刺及艾灸療法,可有助患者舒緩疼痛,加強肌力及肘關節活動。以下是網球肘的腹針病例以供大家分享:

XXX,男,51歲,文員

就診日期:2015年11月7日

主訴:自訴左側肘部疼痛1年余

現在症:左側肘尖深層處壓痛反覆,前臂外伸時疼痛加重,局部皮色如常,無浮腫,伴頸肩腰膝酸痛,左膝下斜時疼痛明顯,走路呈拖行性。納眠可,二便調

檢查:左肱骨外上髁壓痛(+),握拳屈肘壓痛(+);頸肩局部肌腱緊張

既往史:多年前右側股骨頭壞死, 右髖關節手術

舌脈:舌淡紅,胖大苔薄白,舌下脈絡粗;脈弦細

診斷:痹證 (左肱骨外上髁炎),肝腎兩虛,筋脈失養

治法:滋補肝腎,舒筋活絡

腹針組方:
中脘D,下脘D,氣海D,關元D (引氣歸元);
商曲(右) M,滑肉門(左) M,上風濕點(左) M,上風濕外點(左) S,上風濕外點三角(左) S,水道(左) M,氣穴(雙) M;TDP加熱
* S: 淺刺; M: 中刺; D: 深刺
配合艾灸左肘尖


操作及療效:
進針3-5分鐘後,囑患者活動肘部,同時輕輕捻轉腹針,患者自訴肘部疼痛感逐漸減輕,屈伸及握拳時疼痛亦減輕,留針20分鐘,繼續堅持治療以鞏固療效。


體會:
患者因工作關係經常搬運文件及檔案本,筆者叮囑患者受傷的肘部盡量避免負重,以減低關節勞損,並可提高針灸療效,減少復發機會。

肱骨外上髁炎,病患的位置就是連接肱骨(上臂)及橈骨(前臂)的關節處,此處附近的而且確有穴位並可作針刺治療,不過患者會較疼痛,且落針後不能作屈伸動作。相反,腹針相對地容易接受,而且亦有不錯的效果!



2016年3月7日星期一

有關臍療的附加資料

臍與經絡臟腑的關係

臍為神闕,為任脈穴位,任脈為「陰脈之海」,總管一身之陰經;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管一身之陽經,其分支從小腹內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沖脈在循行過程中,夾臍上行,散佈胸中,其分支從胞中出,向後與督脈相通。任、督、沖三脈同起於胞中,並且在循行過程中,通過分支相互貫通。

另外,足陽明胃經,其直者,下夾臍;足太陰脾經,上行腹部,結於臍;手少陰心經,沿膈向下,系於臍部。由此可見,臍與經絡關係密切,它通過任、督、沖、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少陰心經與全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相聯繫。


臍是人體最大的全息元

生物全息律認為,生物的任何一個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體的縮影,任何一個在結構和功能上有相對完整性,並與周圍部分有相對明確邊界的相對獨立部分都是全息胚。人體存在著大全息元,大全息元中又有小全息元。雖然,每一個全息元都包含著整體的資訊,但各全息元之間對整體資訊的濃縮度又存在差異。而臍是人體中最大的全息元之一,它保留了許多人體先天與後天的信息,有助指導臨床。


中藥貼敷臍部治療急症

例如:肝硬化腹水、新生兒臍凸、妊娠腹脹、慢性支氣管哮喘、痛經、小兒再發性腹痛、腸梗阻、尿瀦留、急性膽囊炎、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另可治高血壓、泄瀉、鵝口瘡、盜汗、暈車、心絞痛、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消化不良等多種疾病。


藥物敷臍療法的功能和作用
  • 溫通陽氣、回陽固脫。如食鹽敷臍及艾灸可用於中風、暈厥、虛脫等。
  • 健脾和胃、升清降濁。用於脾胃不和諸證。
  • 通調三焦、利濕消腫,以激發三焦氣化功能,促使氣機通暢,疏通經絡。用於腹水、水腫、小便不利等。
  • 行氣和血、疏經活絡,氣血調和。用於痹證、痛證、手足麻木等。
  • 調和沖任、溫補下元。用於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病及陽痿、早泄等。
  • 斂汗安神、澀精止帶。用於自汗、盜汗、夢遺、驚悸、失眠等。
  • 補脾腎,益精氣,強壯保健、養生延年。用於虛勞諸證、神經衰弱等。


臍療的辨証運用

應用藥物與添加溶劑的綜合作用(藥粉加入適量溫水拌成糊狀放置臍內。陰寒証可用黃酒拌;收斂固澀藥可用食醋拌。藥糊填臍後,上須覆蓋。表証可用生薑片;寒証可用乾薑片;熱証可用生地片;虛証可用熟地片覆蓋。)

例如:
  • 發散風寒:荊芥、防風、羌治、桂枝
  • 散寒止痛:細辛、肉桂
  • 行氣化濕:白豆蔻、草豆蔻
  • 瀉下:大黃、甘遂
  • 清熱燥濕:黃連、黃芩
  • 活血止痛:當歸、川芎
  • 收斂固澀:龍骨、五倍子
  • 溫陽散寒:乾薑、附子、吳茱萸


熏臍灸的健脾作用

熏臍灸兼有藥物敷臍以改善脾虛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及艾灸以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熏臍灸的健脾強身作用是來自藥物與艾灸的雙重作用。而且選用芳香醒脾,理氣調中的藥物由臍滲入體內,以促進胃腸消化吸收功能。


2016年3月1日星期二

臍療作用-蝴蝶效應

臍療,是以機體自身組織的「氣化活動」作為中介,通過觸發它引起目標反應,為調整陰陽、扶正祛邪等自我調節的方法。此種觸發作用被稱為「蝴蝶效應」,就像蝴蝶拍翼後引起附近環境的相應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給臍部較小的刺激(治療資訊)已能取顯著療效。然而臍療是向機體輸入物質、能量以達療效。臍療透過藥物刺激臍部的神經末梢,經感覺神經源傳至神經中樞以分析綜合,將資訊傳至效應器(臟器、腺體、肌肉等),以調節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及內分泌免疫功能,激發抗病能力而起到調整作用。


臍療功效
臍部給藥不經過消化系統,較少通過肝臟,避免了對消化道的刺激以及肝臟代謝對藥物成份的破壞,從而能更好地發揮療效。而敷臍療法藥物吸收後經過肝臟的量少,分解就少,故用藥劑量小,吸收快,療效可靠,減少對人體的蓄積損害及對胃腸道的刺激。


從現代科學依據解釋臍療療效
這可包括現代全息生物學全息胚的概念。臍具有整體縮影的胚胎性質,臍的不同位點與整體有相對應位點。當某一部位或器官發生疾病時,臍部全息胚相對應位點亦有異常病理性反應。若於相對應位點予以刺激,可治療與之對應部位或器官的疾病,可說是調整人體的作用點。


臍療的分類及作用機理
臍療一般分為藥物臍療法和非藥物臍療法兩大類。前者(如敷臍、填臍、薰臍、灸臍等)通過將藥物加工製成一定劑型,敷置於臍部;後者則包括灸臍、熨臍或臍部拔罐等。不過,兩者的作用機制十分相近:
  • 刺激局部促使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供養,消炎退腫。且可引起中樞神經反射,激發機體自身調節作用。
  • 藥物或理療作用於臍,通過臟腑氣化和輸布散全身,以調和陰陽,防治疾病。
  • 藥物或理療通過經絡的氣血流注輸布,以溫經通絡,行氣活血,袪濕散寒等。


臍療發揮的作用途徑
  • 經絡的感應傳導
由於臍與經絡關係密切,臍療可通過經絡感應傳導通達全身,作用於病變部位,可激發經氣、調整臟腑、調理氣血陰陽以達治病目的。
  • 全息胚臍
藥物或非藥物療法對全息胚臍的刺激(治療資訊)可激發修復病變部位損傷的作用,並通過體液迴圈在體內分佈,使與被刺激部位所在的病變部位也得到修復或調整,以達治病目的。
  • 藥物的透皮吸收
敷臍藥物迅速彌散進入毛細血管,依次經臍靜脈、門靜脈、肝臟、下腔靜脈到達心臟,再經循環通達全身,作用於病變部位發揮治療作用。


臍療與全身系統的關係
  • 循環系統
臍有動、靜脈,並形成動脈—毛細血管—靜脈系統。臍周分佈豐富的靜脈叢,回流至上、下腔靜脈和門靜脈,有助推斷病人的肝臟情況。
  • 泌尿生殖系統
臍屬任脈,通督、沖、帶脈,這與生殖及經帶胎產密切相關。臨床上常通過臍療來治療陽萎、遺精、早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滑胎、不孕等。
  • 免疫系統
臍可調陰陽、補氣血元氣。醫學研究認為臍療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具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有助治療免疫功能失調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