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

慢性咽炎的中醫診治(二)

本病的治療,除了肺腎,亦重在脾土,常用補脾培土生金法。因咽喉屬清竅,其位在上,故可參用升麻,葛根,柴胡等升清利咽,但諸藥有升壓作用,故有高血壓者應少用或慎用。

咽癢有虛實之分,如咽癢急性發作伴有外感,多為風熱所致,治以清疏,用藥如荊芥,薄荷;久病咽癢嗆咳,伴有咽乾思飲,多為陰虛火旺,虛火上炎,治以滋陰降火,藥如知母,黃柏;介乎兩者之間,往往見於風熱所致的咽喉病,失之於表,濫用甘甜斂藥,致邪不得泄,束困肺經,治療仍宜清宣。

脾虛有脾陽虛與脾陰虛之分:
脾陽虛者,見咽痛咽乾,不思飲或喜溫飲,痰多而稀,咽後壁不充血,黏膜濕潤,淋巴濾泡呈團塊樣增生;
脾陰虛者,見咽痛咽乾,思冷飲,有燒灼,咽癢及咽部異物感,痰少而稠,咽部充血,黏膜乾燥或萎縮,淋巴濾泡呈散在性顆粒狀增生,小血管擴張暴露。

慢性咽炎的治療,分為以下幾型:

1. 肺怯金虛
症狀:大多見於急性咽炎反覆發作,或嗜煙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者。見咽乾微痛,乾咳多痰,伴有神疲乏力,勞累尤甚,咽部充血紅艷,後壁淋巴濾泡顆粒樣增生,咽側束亦可增生隆起
治則:益肺培金
方藥: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湯。如咽痛較甚,局部充血明顯者,可加金銀花,連翹,淡竹葉,薄荷;大便乾結者,加全瓜蔞,當歸;痰多者,加天竺黃,貝母;口渴多飲者,加蘆根。

2. 腎虛火旺 
症狀:咽喉乾燥嚴重,頻頻求飲以求緩解,有燒灼及刺痛感,常伴有陣發性咽癢,因癢而致咳,但咳之不清,痰少難咯,大便乾結,並伴有眩暈,煩躁,夜眠不佳,咽黏膜晦暗性充血,小血管暴露,後壁淋巴濾泡散在性增生,部分黏膜萎縮,呈紅白相間
治則:潛陽育陰,生津養液
方藥:知柏地黃湯,左歸丸,大補陰丸。咽乾較甚或咽部黏膜萎縮者,可加烏梅,玉竹,石斛,天花粉,以助生津;黏膜萎縮較甚者,加龜甲,鱉甲;大便乾結,加全瓜蔞,柏子仁,當歸;少寐多夢者,加酸棗仁,柏子仁。

3. 脾虛土弱
症狀:咽頭不舒,乾燥而不多飲,病程較長,身疲乏力,納食不香,大便溏薄或不成形,胸悶不適,咽部黏膜充血不明顯,但有腫脹感,後壁淋巴濾泡團塊樣增生
治則:補脾培土
方藥:參苓白朮散。可加以升提清氣之品,如升麻,柴胡,葛根。如伴有咽乾思冷飲,咽部黏膜充血乾燥,小血管擴張者,則偏於脾陰不足治療除健脾利咽外,還要加入養陰之品,如益胃湯,增液湯,沙參麥冬湯等。如入冬即甚,畏寒肢冷,痰涎清稀,咽黏膜淡紅者,為脾陽不足,治宜溫補脾陽,方用補中益氣湯,益氣聰明湯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