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3月31日星期五

聲音沙啞、失聲、發聲漏氣走音,怎麼辦?

相信很多人試過喉嚨痛、聲音沙啞、咽癢失聲、痰多走音等症狀,其發病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以上症狀常見的病因有很多,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URTI),如傷風、感冒等
  • 過敏性鼻炎(鼻敏感),表現為鼻塞、鼻水量多清稀並倒流於咽喉、常用口腔呼吸以致口乾情況加重
  • 長期用聲習慣不當,或因職業所需令聲帶負荷加重,如售貨員、歌手、教師、保險從業員等
  • 煙酒過多,或長期服用藥物如抗生素、類固醇、荷爾蒙補充劑
  • 其他肺系疾病,如哮喘、肺炎等

此外,臨床上患者常自訴出現以下症狀:
  • 發聲乏力且容易疲勞,尤其是發高音的時候
  • 發聲不持久,咽喉乾燥疼痛,伴異物感或痰黏感
  • 頸肩肌肉緊張疼痛,可見局部肌肉收縮脹大
  • 頸前喉部感到痠痛勞累,用聲後尤甚
  • 不同程度影響了睡眠、情緒、食欲、精神狀態等各方面

要正視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首先要找出引致聲線問題的根本所在,尤其當患者的聲沙問題持續超過兩星期,建議往耳鼻喉專科作詳細檢查及診斷,以排除一些惡性病變,如喉癌。由於喉癌病發初期可表現為聲音沙啞,因此不可忽視,以免誤診誤治。


一般而言,透過喉部內窺鏡檢查可觀察聲帶局部病變及其功能運作,包括:
  • 聲帶結節(俗稱聲帶生繭、生枕)、聲帶瘜肉、聲帶肥厚
聲帶小結 (Nodules)

  • 聲帶及喉部充血炎症水腫,如聲帶水腫、急慢性喉炎
聲帶水腫

  • 聲帶功能性發聲障礙、聲帶閉合不全、假聲帶發聲
  • 較嚴重且難根治的溝狀聲帶、聲帶癱瘓
溝狀聲帶


有關中醫治療聲線問題,一般包括針灸及中藥兩方面。首先,臨床上聲帶出現問題而不需要進行手術者,多建議接受針灸並配合中藥治療。

然而針灸治療聲線疾病主要針對聲帶局部病變,而中藥治療則以調理臟腑氣血及陰陽虛實為主。可見,中醫治療慢性聲線問題有其獨特性及優點。


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

病例分享: 聲帶小結 (Vocal Cord Nodules)

聲帶小結是聲帶上的增生性組織,為一種慢性喉炎,故亦稱結節性喉炎本病多呈對稱性、結節狀突起、白色及質硬,主要症狀為聲音沙啞、發聲乏力漏氣、咽喉乾癢、咽痛、甚至失聲等。

最常見病因為聲帶長期碰撞及磨擦勞損,繼而在兩側聲帶產生了結節,使發音時聲帶閉合不全。

本病屬中醫喉科「慢喉喑」的範圍,治療多以四診合參、辨証論治為主,可以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改善病情。嚴重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術切除小結,並於術後配合聲線治療以防復發。


病例分享: 

治療前

喉部內窺鏡​顯示:

圖1


患者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出現小結 (圖1 箭咀所示)。




圖2

發聲時,聲帶小結的形成使雙側聲帶閉合不全且留有間隙,並以小結為閉合接觸點 (圖2 箭咀所示)。


​治療後 (針灸配合中藥)


喉部內窺鏡​顯示: ​

圖3

圖4


患者經過針灸及中藥治療後,雙側聲帶恢復光滑且無贅生物,發聲時聲帶閉合完全沒有間隙 (圖3,4)。 




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世上不只有媽媽才會患上的「媽媽手」(橈骨莖突腱鞘炎)

媽媽手,又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起病多緩慢,一般無明顯外傷史,多見於家庭主婦,辦公室文員,侍應,職業司機等手腕部經常活動且受壓勞損的人士。


有什麼症狀?

患者橈骨莖突(橈骨莖突為橈骨末端的骨性隆起)局部壓痛,可放射至手掌及前臂部,拇指及手腕活動時疼痛加劇。拇指無力,拇指外展及背伸動作(直豎拇指,「讚好」手勢)受限,握拳試驗陽性。


發病原因及機理:

當拇指及手腕部長期經常活動或短期內活動過度,腱鞘受到急慢性勞損或慢性寒冷刺激,肌腱與腱鞘則發生炎症水腫,腱鞘內外層逐漸增厚,使管道更狹窄,可致肌腱與腱鞘之間輕度黏連,再加上肌腱腫脹時,腱鞘內管道摩擦加劇,從而產生疼痛及功能障礙。


針灸及按摩治療:

橈骨莖突局部及上下方採用按揉手法,腕部背伸及掌屈等動作,以舒緩腕關節局部疼痛及繃緊症狀。另外,亦可參考以下局部穴位以作按摩:

  • 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 列缺穴(以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放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

  • 陽溪穴(腕背橈側,兩條肌腱之間凹陷處,拇指上翹時,當鼻煙窩中)

  • 魚際穴(拇指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

  • 手三里穴(前臂背面橈側,肘橫紋下2寸處,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曲池下2寸)

  • 曲池穴(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護理:

建議患者急性期時腕部作固定以減輕局部炎症水腫及肌腱疼痛症狀,可選擇配帶護腕或彈性物料手套以作固定,且盡量減少腕橈部及拇指牽拉及負重動作,如扭毛巾,提熱水壺,長時間用電腦及手提電話等。

緩解期則建議患者逐步作腕部前屈背伸動作及橈偏尺傾動作(Bye-Bye手勢),以鬆解局部黏連及提高關節活動功能,並可配合拇食指牽拉動作以舒緩肌腱繃緊情況。



2017年3月27日星期一

行山跑步雙腿痠軟之按穴自救法(下)

今次繼續分享取穴知識,包括踝部及足部:


踝部
  • 昆侖穴(足部外踝後方,在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 申脈穴(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處)

  • 解溪穴(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在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 照海穴(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 太溪穴(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踝關節又稱矩小腿關節,以上穴位有助舒緩踝關節附近的內側韌帶(三角韌帶)及外側韌帶(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腓跟韌帶)的拉傷疼痛症狀


足部
  • 湧泉穴(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在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後端連線的前1/3折點)

  • 公孫穴(足內側緣,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拇展肌中)

  • 然谷穴(足內側緣,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在公孫穴後1寸)

  • 太沖穴(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以上穴位有助舒緩足背及足底的肌肉痠痛症狀,足背肌包括足拇短伸肌、趾短伸肌;足底肌分為內側群、中間群、外側群等肌群



2017年3月21日星期二

行山跑步雙腿痠軟之按穴自救法(上)

很多時候,行山跑步等腿部運動之後,大家都需要還「氧債」(Oxygen Debt),雙腿痠痛到不得了,感覺腿部不屬於自己似的,通常兩三天症狀會自行緩解。坊間都有很多方法舒緩症狀,如止痛貼、按摩膏、冷熱敷貼等等,那麼就讓筆者同大家分享一些按穴自救法吧!


大腿部
  • 血海穴(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
  • 梁丘穴(大腿前面,髕底上2寸處)
  • 風市穴(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上7寸處。在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指處)
  • 伏兔穴(大腿前面,髕底上6寸,在股直肌肌腹中)
以上穴位有助舒緩大腿肌前群痠痛症狀,常見為股四頭肌:股直肌、股中間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


膝部
  • 膝眼穴(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
  • 鶴頂穴(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
  • 委中穴(膝彎膕橫紋中點,在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

以上穴位有助舒緩膝部內外側副韌帶、臏韌帶拉傷疼痛症狀


小腿部
  • 承山穴(小腿後面正中,委中下8寸,腓腸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尖角狀凹陷處)

  • 承筋穴(小腿後面,委中下5寸,腓腸肌肌腹中央,在委中穴與承山穴的連線上)
  • 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

  •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以上穴位有助舒緩小腿前的脛骨前肌、小腿外側的腓骨長肌及小腿後的腓腸肌、比目魚肌痠痛症狀



2017年3月5日星期日

泡腳助入睡 按穴增功效 (晴報 2/3/2017)

天寒地凍,保暖不應忽略下半身,尤其是腳部。皆因腳的自身保暖功能較差,加上離心臟最遠,為下肢末梢的供血量較少,足浴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按足三里及湧泉穴更有安神醒腦之效。


推動經絡氣血運行
註冊中醫師石敏棋表示,從現代醫學看,足浴泡腳可擴張腳部微細血管,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率。而中醫一向認為,足浴泡腳幫助刺激下肢穴位,推動經絡氣血運行,且引火下行、交通心腎、調和陰陽,有利睡眠。

想加強泡腳保健功效,按部分穴位更兼具安神醒腦之效。石醫師解釋,下肢是人體足六經經氣滙聚處︰肝、腎、脾經從足部走向胸腹部;胃、膽、膀胱經從頭部走向足部,因此想加強保健功效,泡腳後最好隨即按兩個位於腳部的穴位︰足三里及湧泉穴。此外,在熱水中適量加入粗鹽、生薑片等,更能增強泡腳的療效。


保健要穴:足三里 湧泉穴
足三里於小腿前外側的外膝眼下3吋,距脛骨前緣1吋,此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為強壯保健要穴之一,有補益脾胃、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強身健體的功效。

在內分泌系統方面,此穴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補臟腑之虧損、以滋營養的作用,可有助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扶正祛邪。另外,按此穴可改善心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白細胞及血色素,並調節血糖量。

至於湧泉穴位於足底部,捲足時足前部凹陷處。此穴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及起始穴,為腎之精氣起始位置。腎臟與精血同源,透過刺激腎經穴位有滋腎陰及補養血的作用。按湧泉穴對人體養生、防病治病有重要作用,可安神、醒腦開竅、清熱降火、疏通經絡,調整各器官的陰陽平衡。


更多內容:



2017年3月2日星期四

中醫美容 – 美白去斑用哪些中藥?

最近一些看皮膚痤瘡等問題的病人經常問筆者一個問題:

病人:「在處方中,可以加一些去痘痘印及美白去斑的中藥嗎?」

筆者打趣說:「只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經常黑面就可以啦!」


筆者的診症室經常充斥著嘻哈大笑的聲音,其實診症氣氛可以輕鬆而又可以認真地看病開處方的,這對醫師及病人來說,是一種愉悅。

不再轉彎抹角了,筆者挑選了一些美白去斑的中藥跟大家分享吧!


1. 白芷
辛溫,入肺胃經
袪風消腫,潤膚美白
應用:
  • 面色暗啞欠缺光澤—研末外用,令皮膚細緻潤滑
  • 皮膚疵痕—白芷可消腫散結,尤其擅治面部疵痕
  • 痤瘡(青春痘)—研末調配蜂蜜敷面或洗面
  • 黃褐斑—研末調配蜂蜜敷面

2. 白及
苦澀微寒,入肺肝胃經
美白滑肌,消腫生肌
應用:
  • 手足皸裂—白及質黏潤滑,研末配凡士林加熱調成軟膏外用
  • 黃褐斑—研末調入面霜中外用
  • 痤瘡(青春痘),油性皮膚—研末配蛋清塗面
  • 瘡瘍潰後—用白及粉加水調成糊狀外用。白及可促進愈合生肌,刺激肉芽組織增生,可於局部形成一層保護膜,控制及防止感染;另可縮短凝血時間,減少出血,利於創傷愈合

3. 白朮
苦甘溫,入脾胃經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潤膚美白
應用:
  • 面色萎黃,肌膚瘦癢—煎煮內服
  • 脾虛肥胖,面白鬆弛—煎煮內服

4. 白茯苓
甘淡平,入心脾腎經
健脾安神,利水滲濕,生髮潤膚
應用:
  • 面色萎黃,肌膚瘦癢—煎煮內服
  • 脾虛肥胖,面白鬆弛—煎煮內服
  • 失眠憔悴,黑眼圈,眼神暗淡—煎煮內服
  • 脾虛頭髮稀疏脫髮—煎煮內服,或研末開水沖服

5. 白蒺藜
苦辛平,入肝肺經
袪風,明目,去疤
應用:
  • 白癜風—研末沖服
  • 面上瘢痕—研末配蜂蜜塗面
  • 脂溢性脫髮,斑禿—煎煮內服

6. 淮山藥
甘平,入肺脾腎經
健脾,補虛,潤膚
應用:
  • 脾虛皮膚乾燥,面黃色斑,頭髮枯萎—煮粥服食
  • 脾虛濕盛,形體肥胖—煮粥服食
  • 養生保健,抗衰老—煮粥服食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且為後天之本,腎藏精且為先天之本,因此治療皮膚問題時往往與這些臟腑關係密切,有助引導筆者診治思維。


不過筆者提提大家,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可胡亂自行服藥及外用中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