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0月29日星期六

中醫如何治療吞嚥困難?(噎膈)

吞嚥困難及障礙的定義是:因食道狹窄或乾涸而造成飲食吞嚥受阻隔難下,或食入即吐的一類疾病,中醫則稱之為「噎膈」。 

現代醫學方面,吞嚥困難可出現於多種疾病,例如食道炎、食道癌、賁門癌、鼻咽癌(尤其是電療後)及中風後遺症等。

中醫認為,噎膈有輕重之分,輕稱為「噎」,表現為吞嚥不順及食物哽塞難下;重稱為「膈」,表現為胸口阻塞感,食物下嚥即吐,且伴有消瘦乏力、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等惡病質症狀。 


噎膈的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包括:情志所傷、飲食勞倦、病後體虛等,而病位在食道與胃脘,涉及臟腑為肝、脾、腎。

本病病機分兩大類,一為標實(初期),多為氣滯痰凝及血瘀阻滯食道,使食道狹窄;二為本虛 (後期),陰血津液及陽氣虛衰,使食道乾涸及蠕動力減少。


噎膈的辨証分型
  1. 痰氣交阻
    • 表現:進食梗阻,脘腹痞滿,情志舒暢時減輕,抑鬱時加重,噯氣呃逆,痰多,胸悶,食欲差
    • 治則治法:開鬱化痰,潤燥降氣
    • 參考中藥:陳皮、杏仁、佛手、鬱金、砂仁、萊菔子等
  2. 瘀血內結
    • 表現:進食梗阻,食不得下,胸膈時痛,面色黯黑,肌膚枯燥,唇暗,大便乾結或便血
    • 治則治法:破結行瘀,滋陰養血
    • 參考中藥:桃仁、丹參、田七、鬱金、懷牛膝、當歸等
  3. 津虧熱結
    • 表現:進食時梗澀而痛,水飲可下,乾食難下,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口咽乾燥,欲飲冷,小便短澀,大便乾結
    • 治則治法:養陰生津,清熱散結
    • 參考中藥:沙參、麥冬、玉竹、天冬、烏梅、蘆根等
  4. 氣虛陽微
    • 表現:進食梗阻持續加重,神疲乏力,飲食難下,四肢不溫,面浮肢腫,腹脹便溏
    •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益氣回陽
    • 參考中藥:黃芪、黨參、白朮、紅棗、巴戟、肉桂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