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4月29日星期五

急性腰肌扭挫傷(閃腰)

腰部承擔著人體二分之一的重量,其前方為鬆軟的腹部,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韌帶,並只有一根獨立的腰部脊柱,再沒有其他骨性結構的保護,因此負重和運動時,腰肌及周圍軟組織較易受到損傷。筆者主要討論腰部兩側肌肉的急性扭挫傷,簡稱「閃腰」。


發病原因:
腰部急性扭傷多發生在腰骶、骶髂部和兩側骶棘肌。人體在彎腰時,先由脊柱兩旁的伸脊肌(特別是骶棘肌)收縮;當腰全屈時,伸脊肌即不再收縮,而主要靠韌帶(尤其是棘上、棘間韌帶)。如韌帶損傷後,在屈腰過程中的支持力會減少,需要由肌肉代償,日久又會引起肌肉勞損。

突然受暴力損傷,如過度後伸與前屈,扭轉彎曲超過了腰部的正常活動範圍,或搬重物,負重過大或用力過度,勞動時腰部姿勢不正確,或抬重物時姿勢配合不協調,或跌仆閃挫,直接打擊腰部,使腰部肌肉組織受到劇烈的扭轉、牽拉而受傷。


症狀表現:
傷勢較重者,隨即發生腰部劇痛,活動不便,坐卧及翻身都有困難,甚至不能起床,連咳嗽及深呼吸都感到疼痛加重;傷勢較輕者,於扭傷腰肌時腰痛並不劇烈,還能繼續活動,數小時或一至兩天後,腰痛才逐漸加劇。部分患者同時有牽扯性下肢痛,牽扯的部位多為臀部、大腿外側及後側部。


檢查:
  • 壓痛點—患者有明顯的局限性壓痛點,一般為損傷的部位
  • 肌痙攣—主要發生於骶棘肌及臀大肌,是對疼痛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可為單側或雙側。患者於俯卧時可稍為舒緩,但按壓局部時,痙攣又再出現
  • 脊柱生理曲線的改變—因疼痛引起肌肉保護性痙攣,不對稱的肌痙攣可引起脊柱生理曲線的改變,腰脊柱多向患側傾斜


針灸治療:
舒筋通絡,活血止痛

穴位選取:腎俞、大腸俞、命門、腰陽關、委中、昆侖、申脈


醫囑:
建議患者多作卧板床休息,避免坐卧沙發,久坐久站及負重等,腰部制動3-4日。

某些腰痛患者因疼痛太過劇烈,於求診時不能作俯卧,因此筆者多採取腹針治療,讓患者平卧床上接受治療,使肢體處於最放鬆的位置。就讓筆者下回分享腹針治療閃腰的病例吧!


相關連結:
[米奇中醫堂] 急性腰肌扭挫傷 (閃腰)


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

腹針病例分享: 足底跖筋膜勞損及扁平足

XXX,男,30歲,市場推廣員

就診日期:2016年3月2日

主訴:自訴右足底拉扯痛,走路時加甚反覆多年,近一周加重

在症:右側足底明顯壓痛,局部皮色如常,無浮腫,久站及走路時疼痛明顯。納可,夜眠,二便調

檢查:右內側縱弓生理弧度明顯變平;右足橫弓孤度輕微變平;右外側縱弓弧度尚可

既往史:雙下肢扁平足史,右側較明顯

舌脈:舌尖紅,苔白膩,舌下脈絡粗;脈弦細數

診斷:痹證 (右足底跖筋膜勞損,右扁平足),氣陰兩虛,筋脈失養

治法:補腎益氣養陰,舒筋活絡

腹針組方:
中脘D,下脘D,氣海D,關元D (引氣歸元);
外陵(右) M,下風濕點(右) M,下風濕下點(右) S,下風濕下點旁(右) S,水道(右) M,氣穴(雙) M;TDP加熱
* S: 淺刺; M: 中刺; D: 深刺


操作及療效:
進針3-5分鐘後,囑患者活動右側踝部,同時輕輕捻轉腹針,患者自訴足底牽扯及疼痛感逐漸減輕,留針20分鐘,出針後落床站立及走路時疼痛明顯減輕。繼續堅持治療以鞏固療效。

筆者叮囑患者盡量避免久站久行,以減低足底及足跟勞損,並需訂製鞋墊,減少疼痛及對足底的負荷。


足底及足跟附近的而且確有穴位並可作針刺治療,不過患者會較疼痛,且落針後不能作關節。相反,腹針相對地容易接受,而且亦有不錯的效果!




2016年4月19日星期二

扁平足與足底跖筋膜勞損

扁平足

要向大家解說何謂扁平足的話,首先要說明何謂「足弓」:

足弓是跗骨和跖骨借關節的連結,韌帶的加固,肌肉的收縮形成向上凸起的穹窿狀結構。足弓不僅為人體的站立、行走、跑跳等運動提供了減緩震盪的彈簧裝置,而且還有保護足底的血管神經免受壓迫的作用。

足弓可分為前後方向的足縱弓(內側縱弓及外側縱弓)和內外方向的足橫弓:
  • 內側縱弓:此弓兩端前為第1-3跖骨頭,後為跟骨結節。由於足底內側縱弓曲度大,彈性好,故緩衝震盪的作用強
  • 外側縱弓:此弓兩端前為第4、第5跖骨頭,後為跟骨結節。但此弓曲度較小,彈性差,主要作用是維持身體的直立姿勢
  • 橫弓:此弓背側面呈橫橋形,跖側面形成一深凹

如果形成和維持足弓的骨、關節及軟組織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性的骨折和急、慢性勞損,均可引起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日久更可發展成足底跖筋膜勞損,踝膝關節及小腿肌肉勞損,甚至髖關節及腰骶部疾患等。那麼,筆者就分享一下常見的足底跖筋膜勞損吧!


足底跖筋膜勞損

什麼是「跖筋膜」?
跖筋膜即跖腱膜,為足底的深筋膜,位於足底部,附著在跟骨結節上,其中央部分較強,內外側部分薄弱。這筋膜有保護足底肌肉、肌腱及足底關節,支持足弓的作用,協助足部關節活動。


病因可分內因及外因:
從中醫角度,筋膜勞損的原因分為內因與外因,內因主要為腎氣虧虛,而外因多為足部局部挫傷、長期足底勞損(日常負重,久站久行)、寒濕入絡引致局部痠脹抽掣痛楚等不適。日久甚至可造成跟骨結節退化鈣化,骨刺形成,導致纖維脂肪墊炎,跟下滑囊炎而形成典型的足跟痛。


症狀表現如何?
患者足跟下或足心疼痛,足底有緊張感,不能久行,勞累後更甚,得熱則舒緩,遇寒加劇。
檢查足底時,跟骨結節前緣壓痛明顯,牽扯患者跖筋膜時可加重疼痛。


中醫針灸治療:
補肝腎,強筋骨,舒筋活血,通絡止痛,常用局部穴位:太溪、照海、然谷、三陰交、陰陵泉、足三里、陽陵泉等。


相關連結:

2016年4月8日星期五

病例分享:左側聲帶癱瘓 (手術全身麻醉後遺症)

XXX,男,23歲,藝人

求診日期:2016年2月24日

主訴:左側聲帶癱瘓兩周餘

現在症:2月初因手術作全身麻醉後,聲音明顯沙啞漏氣走音,高音時尤甚。納眠可,二便調,平素工作繁忙,情緒緊張

既往史:已戒煙1年,無酗酒

檢查:2/2016 左側聲帶癱瘓

舌脈:舌淡紅,胖大,苔根白膩;脈弦細數

診斷:喉喑(左側聲帶癱瘓),肝鬱脾弱,氣陰兩虛

治法:疏肝健脾,益氣養陰

針刺穴位:人迎,廉泉,合谷,列缺,照海,三陰交,足三里等


療程安排及體會:
針刺穴位大致上不作大改變,一個療程包括十二次針灸,患者一星期覆診三至四次,約於一個月內完成整個療程。經過七至八次針刺治療後,患者的聲線明顯改善,可見療程效果相當理想。
此外,針刺治療的同時,患者亦前往耳鼻喉專科覆診作喉部內窺鏡檢查,結果顯示雙側聲帶閉合時其間隙收窄,相信是右側聲帶「代償」情況理想,因此患者聲線的漏氣情況有所改善。

不過,筆者叮囑患者堅持針刺治療以確保聲線保持良好質素,亦建議患者飲食清淡,注意休息以免聲帶過勞,適量運動加強體質等。